南宋稀罕的《和州行用十文百铁钱牌》鉴赏

标签:
南宋稀罕和州行用铁钱牌收藏杂谈 |
分类: 两宋 |

这也就是说,谱载和早前的认识,除了临安府钱牌是铜铅两种材质以外,和州与江州钱牌等皆为铅质。然而,事实却非如此,以和州行用钱牌为例,之前已除铅牌以外,已经发现了铜牌(愚博客也有展示),这些和州行用铜钱牌形制一样书相铸相一致,锈色不一,很难否定,表明和州钱牌一样也有铜铸,此其一;其二,南宋因经济原因,更多使用铁质铸钱,因此,钱牌亦很难例外。正如临安府钱牌有铜、铅一样,和州钱牌有铜、铅材质便成证例;其三,一二十年来,随着收藏的深入和信息披露的便利,已经发现临安府铁质钱牌(愚博客亦有展示),也就是说,临安府钱牌实际上也是铜、铁、铅三种材质所铸,故延续此例推断,和州钱牌也完全可能采用铜、铁、铅三种材质。
因而,和州行用钱牌究竟有没有铁质品呢,当然不能只靠推断,而是要有实物的发现,并经得起审判。检点愚帐中所藏,早些年也确曾收藏到一品“和州行用十文百”铁质钱牌,故,时至今日,特将其帐中找出,拍照亮相,发于博客公展鉴赏,以证其实矣。
首识书相。尽管锈重,然仍较清晰可见,本品面文“和州行用十文百”大小七字,背“权宜准拾捌界贰佰”大小八字。其字乃楷书书体,书写规矩,笔划横直竖立,书相舒展大方,端庄俊朗。与铅牌和铜牌比较,是为一致,乃一母同胞无异。故,无需细表,品文识书,本铁牌之书相正点,其时官炉所铸,其门得开。
次观铸相。不难看出,本铁牌,铸制规整有加,通高72.65毫米,重约51.71克,铸体较为厚实,大小与铜牌相差无几,重量较之铜牌为清。续可见其字廓深竣清晰,鼓凸自然有度,恰到好处。其边缘干净,上不穿口略见流铁粘连。整体铸相自然规整,可断其官炉出品,其门可开。
再察锈相。展目本品,可见其锈色十分莽重,褐黄铁锈,锈皮斑斑驳驳,裹缚牌体,色质自然相间,极易识别其乃年代久远之铁锈典型锈相。其锈皮壳层层叠嶂,深重而坚实。故由此锈色,不难看出其乃铁质铸成,铁色自然老旧。显而易见,本品之锈相,昭然一派自然天成之相,耄耋老铁,悠久年代不言自明,其门不叩自开矣。
一番鉴赏,几度审视,综上所述,本枚“和州行用十文百背权宜准拾捌界贰佰”铁钱牌,三相一材,无异无邪,可谓开门见山之品,难以置疑。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目前虽非孤品仅见,然所见亦是罕少,十分难得。而和州行用铁钱牌的发现,也证实了其也是铜、铁、铅三材铸就,而这亦是符合南宋尤其是晚期的经济实际情况。正如之前多次提及的,古钱币收藏之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认定,去伪存真的漫长过程,只要实物经得起实证,道理能够讲通,那么,其便可认定补缺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