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稀罕珍式《泰和通宝篆书小平》铜钱再赏

标签:
金代稀罕珍式泰和通宝篆书小平再赏收藏 |
分类: 辽金西夏元 |

长期以来,泰和通宝篆书钱未见泉谱有载。而依照金代的铸钱情况来看,篆书钱是金代铸钱的典型书体,因此,泰和通宝钱便可能有篆书版式,无非其形制可能不如楷书版那么全而已。而事实也是如此,早前在李卫先生所著《辽金钱币》一书中,首次披露泰和通宝篆书小平钱,并定极其罕见之品。而早在六年前,愚博客也展赏过此钱,这都说明泰和通宝篆书钱存在的事实。
为进一步加强对泰和通宝篆书钱的认识,今日赏泉,特再将愚帐中所藏另一品与早前展赏品完全不同锈相之钱,帐中择出,拍照亮相,发于博客公展鉴赏。
首识书相。一眼可见,本品面文“泰和通宝”四字,篆书书体,旋读,光背。其字书写中规中矩,笔划横直竖立,文字大小适中,布局协调,整体书相可谓端庄隽美,与泰和重宝篆书钱之书相风格亦是相当。其中,其读序与楷书钱之直读不同,由此可见其对钱之特征。无需细表,由此书相可以看出,其官炉出品,此门得开。
次观铸相。展目本品,铸制十分规整,其直径约为24.12毫米,重约5.34克,铸体厚薄适中,小平形制。其铸相显示,方正圆矩,平坦地章,穿轮则是干干净净。复观字廓,深竣挺拔,鼓凸自然有度,毫无做作之态。其背可见略有移范现象,彰显原炉自然之相。无需再言,观铸识体,其十足官炉品貌,开门铸相,无异无邪。
再察锈相。不难看出,本品锈色较为莽苍,出土于黑龙江窖藏。其绿锈裹缚,皮壳叠嶂老道,锈色纯真,深浅相间,分布十分自然,锈质更是坚硬不糟。薄锈之处,可感包浆润老,可识其乃青铜质地,熟旧铜色更无虚假。一言以蔽之,本品锈相昭然一派自然天成,伪不可为,大门洞开,兴安岭直扑眼底矣。
一番鉴赏,几度审视,简而言之,此枚“泰和通宝篆书小平”钱,三相一材,过关斩将,无异无邪,开门见山,不在话下。尽管此篆书小平钱发现至少已有十来年时间,然至今所见仍然相当稀罕珍贵,故其极有可能为试铸之品。不管如何,其史有所铸,遗存实在,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加以否定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