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京川游侠
京川游侠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6,068
  • 关注人气:1,9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代珍泉《崇庆元宝篆书折五》铜钱赏议

(2017-07-18 07:23:00)
标签:

金代

珍泉

崇庆元宝篆书

折五

赏议

杂谈

分类: 辽金西夏元
曾为孤品显赫钱  旧说已成笑谈资
金代珍泉《崇庆元宝篆书折五》铜钱赏议
金代珍泉《崇庆元宝篆书折五》铜钱赏议        庆元宝,乃大金国卫绍王崇庆年间(公元1212—1213年)铸币,主铸材质青铜,辅铸有金银质。崇庆钱分元宝和通宝两种宝文。旧谱载元宝为篆书折五大钱;通宝楷书则有小平、折二两种,钱文仿瘦金体书意。旧谱曰,崇庆元宝传世极少,有谱甚至称其为孤品

随着近年辽金钱于大东北下山出林,崇庆元宝钱新品逐步有所亮相。在2007年出版的,李卫先生所著的《辽金钱币》一书中,不仅首次于出版物上公开披露了崇庆元宝楷书折五钱,而且也首次披露了崇庆元宝篆书小平钱。从而印证了崇庆元宝乃篆、楷两书体对钱。当然,也使长期以来占有统治地位的所谓崇庆元宝篆书折五钱孤品大珍之旧说不攻自破,并成为了真正的旧黄历。

尽管如此,现今仍然有人大肆宣扬崇庆元宝篆书折五钱为极度珍稀,甚至宣扬除了谱载之品外,自己手里的崇庆元宝篆书折五钱是什么“大珍再现”云云,对此,新浪博客兰雪斋后人陈先生,曾经专门撰写数篇博文予以批驳和澄清。当然,某些有点影响力的泉商或者拍行为了将自己手中的泉品卖个高价,便不惜脱离实际胡乱炒作以蒙初学,这也是当今一大常见的歪理邪说横行之现象,对此,这里便不做过多评述了。

愚博客曾经展赏过数枚崇庆元宝脱谱钱,今日赏泉,则将另一枚未曾在博客展露的崇庆元宝篆书折五钱帐中择出,拍照亮相,接着鉴赏,以驳某些不顾事实之邪说矣。

首识书相。一眼可识,本品钱文乃崇庆元宝四字,篆书书体,旋读光背。其篆书书写规范,字形较大,笔划间隔清晰,横直竖立,布局协调,整体书意彰显端庄隽美。其中,“崇”字顶部接廓,“元”字最后一笔接廓,故由此书相察之,这正是崇庆元宝钱篆书之本色风格无疑,当然也与最早发现而入谱之拓图特征一致。故此,无需再为细表,本品书相,正是那大金官炉出品,字端形正,此门得开。

次观铸相。展目本品,可见其铸制规整,直径约为33.2毫米,重约11.72克,厚薄适中,应为折五形制,符合金代折五钱形制在3334毫米左右的特征。其铸相显示,方正圆矩,平坦地章,穿轮干净。续观其字廓,深竣挺拔,鼓凸自然有度,清晰有加,既不平漫也不故作高凸。其背可见略有移范,彰显自然铸相。藉此,无需细表,观铸识体,本品乃官炉应有之铸相,其门可开。

再察锈相。不难看出,本品乃生坑锈相,出自东北窖藏。其其锈色孔雀蓝,分布自然,伪所难做。锈痂皮壳,层次分明,坚硬而不糟。尤其是背,可见土垢成痂,硬度极高,不易剥离,为免损及钱体表面,故未做清理洗锈。薄锈之处,可见包浆老道自然,踏实无虚,再可识其乃青铜质地,老熟铜色。显而易见,本品锈相,实乃一派自然天成昭然,耄耋锈相,门可洞开。

一番鉴赏,几度审视,综上所述,本枚“崇庆元宝篆书折五”钱,三相一材,无异无邪,过关斩将,开门见山而毋容置疑矣。由于此钱进入本世纪后,在大东北地域发现已非几枚,故其“孤品”之说已成昨日黄花,如见有人还要强词夺理,则其要么是见识有限之菜鸟,要么即是别有用心。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将此钱说成普品,这是因为金代铸币主要发现出自北方,总量与宋钱相比,那是少了许多,故其虽非大珍级别,然也极具收藏价值,无需过度贬损其形象。

    当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崇庆元宝篆书折五入谱记载较早,且定“孤品”,因此,此钱也是伪仿的重灾品种之一,故见之也不能不加以认真辨析矣。


金代珍泉《崇庆元宝篆书折五》铜钱赏议



金代珍泉《崇庆元宝篆书折五》铜钱赏议

金代珍泉《崇庆元宝篆书折五》铜钱赏议

金代珍泉《崇庆元宝篆书折五》铜钱赏议

金代珍泉《崇庆元宝篆书折五》铜钱赏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