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稀罕的《收国通宝篆书小平》铜钱珍赏

标签:
金代稀罕收国通宝篆书小平珍赏杂谈 |
分类: 辽金西夏元 |

随着本世纪大东北地域翻天覆地之建设高潮,辽金钱币纷纷下山出林。收国钱终于出现,从而证明了金太祖立国后铸行收国钱之史实。2009年底,李卫先生出版其著《辽金钱币》一书,首次在公开出版物上披露了收国通宝钱。愚博客也在2013年初赏析了自藏的“收国通宝楷书小平”钱一品。后又展赏了收国重宝楷书折十和篆书折三钱。根据出土情况看,收国钱亦今为止,元宝、通宝、重宝钱皆悉数面世亮相。钱文也有篆楷书二书体,材质金、银、铜、铅皆有。正在这一过程中,收国通宝钱篆书小平钱相对楷书钱来说,则是更为罕见。
故,今日赏泉,特将愚帐中所藏,在黑龙江混坑窖藏钱中发现的一品难得一见的“收国通宝篆书小平”钱择出,发于博客公展鉴赏。
首识书相。不难看出,尽管本品重锈裹缚,然仍可辨识其面文“收国通宝”四字,其乃篆书书体,直读光背。其字可辨,书写中规中矩,字形大小适中,篆书端正而规矩。故品文识书,无需细表,本品书相正点无邪,太祖官炉出品,其门得开。
次观铸相。展目本品,可见其铸制规整,直径约为23.3毫米,重约6.35克,铸体厚重,小平形制。其铸相显示,中宽缘,铸型方正圆矩,平整地章,穿轮干净。其面字廓清晰,较为深竣,鼓凸自然有度,背则稍见平漫。无需赘述,观铸识体,本品铸相具官炉品貌,此门得开。
再察锈相。一眼可见,本品锈色莽苍,生坑重锈裹缚,乃东北黑龙江混坑窖藏筒子开出,其锈色绿蓝相间,孔雀蓝锈色更为真切,伪不可做。其锈深浅相间,锈痂皮壳层层叠嶂,锈质更是生硬不糟。续可辩其材质,青铜质地无疑,铜色亦是十分熟旧。毫无疑问,此等锈相,昭然一派自然天成,无异无邪,其门洞开矣。
一番鉴赏,几度审视,本枚“收国通宝篆书小平”钱,三相一材,无异无邪,可谓开门见山,实难置疑。前述,收国通宝小平篆书钱亦今甚为罕见,以愚之眼界所及,广为检索,凤毛麟角。由此也再次证明,收国钱多形制亦是篆楷双书体之事实。故此,其极有收藏价值,自无需强调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