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代珍式《至治通宝光背折五》(洗锈品)珍赏

(2016-11-21 07:21:21)
标签:

元代

珍罕式

至治通宝折五

洗锈

珍赏

分类: 辽金西夏元
深重锈痂见洗相  至治珍泉大开门   
元代珍式《至治通宝光背折五》洗锈品珍赏
元代珍式《至治通宝光背折五》(洗锈品)珍赏         治通宝,元英宗至治年间(公元1321-1323年)铸币。存世量较为稀少。史来研究均认为,其小平钱及其以下规格更小形制,均属供养钱性质。相对来说,至治钱小形制多于大形制。尤其是光背折五型,前诸均谱录载一品,并称“仅见”,乃元代钱最珍稀泉品之一。

    然,近年已经可公见至治通宝折五型几品,亦有刊物专门介绍,其已经突破所谓仅见之限。从目前可以见到的来看,该折五型钱仍然属于元钱稀见品种。其元代珍泉之位,应当还未能撼动。

    开博之初,愚博客曾经展赏过一品至治通宝光背折五钱。而检点愚帐中所藏,则曾经还猎获过另一品,因锈过重,故有清理洗锈,成为一枚“洗锈钱”,较为特别。故今日赏泉,特将其拍照亮相,发于博客公展赏析。

    首识书相。展目本品,虽因锈重而至面文稍不甚清晰,然仍可识其“至治通宝”四字,楷书书体,直读。“通”字稍见隶意,其字字形较大,布局协调,书写笔划横直竖立,笔力莽壮遒劲,整体品阅舒展大度,彰显蒙元气势,颇为震眼。毫无疑问,本品书相正是那至治通宝折五钱之本来面目,其时官炉所出,无异无邪,开门书相不疑。

    次观铸相。不难看出,其锈痂虽重有伤铸体,然仍不掩其铸制规整之相,其直径为37.9毫米,重约18.28克,铸体厚薄适中,折五形制确定。其铸相显示,方圆廓正,地章平整,穿轮干干净净。其中,背左上见有流铜瘢痂,应为铸造范模有伤所致,乃为自然。观其字廓,深竣挺拔,鼓凸自然有度,毫无做作之态。无需赘述,本品铸相乃至治官炉出品当无疑问,其门可开矣。

    再察锈相。显而易见,本品出土时锈痂相当深重,尽管经过洗锈清理,表面露铜较为明显,然而仍可见未曾清理干净的结实锈痂附着于体,质地坚硬不糟,锈色纯真,分布凸显自然。由再其背锈相可见,锈迹斑斑,皮壳叠嶂而深重,老道无比。复可见其露铜质色泛红,可识其青铜质地无疑,铜色虽经洗锈崭露,然亦是温润不火,局部包浆亦是呈老熟之相。显然,辩锈识浆,无需细述,本品锈痂昭然一派自然天成之相,纯真无邪,其门仍然是不叩自开。

    综上所述,一番鉴赏,几度审视,本品“至治通宝光背折五”钱,尽管锈痂深重并经洗锈露铜,然仍不掩真品应有之相,可谓开门见山之品,毋容置疑。前述,尽管至治通宝折五型钱已非仅见,谱述黄历已老,当为翻过,然,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来说,至今仍然不可多得,无论品相如何,皆可为珍藏品种,收藏价值将继续见高矣。

    由于此钱在谱中将其定为“仅见”,故而必有泉藏者会食古不化,以此为据否定复见之品,此也是中国泉界由来已久的习惯型陋习,一时半会儿难以转变,自不必计较。当然,得好泉而锈重者,一般情况下,洗锈当谨慎,极易弄巧成拙,并不提倡。然而,实在锈重,方法得当,洗洗无妨,往往也可以经过洗锈观察到材质,本品正是这样,露铜之后青铜质地鲜明展现,亦可添真实证据矣。

元代珍式《至治通宝光背折五》(洗锈品)珍赏

元代珍式《至治通宝光背折五》(洗锈品)珍赏

元代珍式《至治通宝光背折五》(洗锈品)珍赏

元代珍式《至治通宝光背折五》(洗锈品)珍赏

元代珍式《至治通宝光背折五》(洗锈品)珍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