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铢钱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始铸,铸期直至六朝末期(公元589年)结束,绵延长达七百余年,这在中国铸币史上绝无仅有。由于历史时间跨度长,总体铸量极大,文字简单,书体书意趋同度高,各时期铸者较多,因此,不少五铢钱精确断代不易,尤其是一些有特殊纹饰或文字的品种,断代更是困难。故,在历谱之中,便将其以“异品五铢”为类,铸期判断则宽泛的断其由汉代延至六朝时期。
据考,五铢异品类,有笔式同的行用钱,亦有背纹饰或文字的类型。而这种形制大小与行用钱一致而又有背纹饰或文字(包括文字排列不同)的五铢钱,依例不划入民炉厌胜钱范畴,而是得入主泉谱之正位。因此,收藏五铢钱,异品五铢往往是寻找的重点,总体上价值较高。
阅谱可知,有五铢面巨星、背八星等式录入,而未见面背皆有双巨星品入谱记载。故,愚帐中所藏这一枚五铢面背双巨星钱,就显得十分罕见独特了。藉此,今日赏泉,便将其帐中点出,拍照亮相,发于博客展赏之。
品文识书。一眼可见,本品面文五铢二字,篆书书体。其书笔划清晰,字形端正,笔划纤细,横直竖立,整体书相具古朴之感。除此之外,可见面与背穿上下,分别有星纹,构成面双星。而此星纹,造型硕大呈圆饼状,故为巨星之式。而此巨星式,阅主流泉谱可知,其载入单巨星一式,由此表明,这种巨星式乃为其实。无需多言,以书相来识,其为汉至六朝时期之铸,开门不疑。
观铸识体。不难看出,本品铸制规整,直径为24.8毫米,重约5.28克,铸体较为厚重,常规小平形制。其铸相方正圆矩,平整地章,穿轮干净。字廓纹饰清晰,较为深竣,鼓凸自然有度。其背略见移范,亦有铸造铜刺颗粒,显示自然之铸相。由此可断,本品铸相可谓开门。
辩锈识浆。展目本品,可见其锈莽重,包浆浓烈。其身覆盖灰白色之垢,垢下则成黑漆古包浆。其垢紧实不糟,包浆纯真而踏实,整体锈垢包浆分布极为自然,一眼耄耋之相鲜明,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无需细表,其锈相老而开门矣。
一番鉴识,几度审视,背“五铢面背双巨星”钱,三相一材,无异无邪,开门见山。本式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至今难得多见,作为五铢异品钱,因其面背双巨星,倍显独特,加之传世甚少,可谓五铢藏泉之中的珍稀之式,颇具收藏价值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