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每逢节日庆典,官炉即会铸宫钱以供皇宫王府之用,其最基本和常见的文字即是用当朝行用钱宝文及其书相背加铸“天下太平”四字,此习尤其盛于嘉庆年及其之后诸年号。而作为官铸品,且为皇家之用,尽管其也属于厌胜钱之类,然其品质乃至后来的收藏价值皆为不低。
清代乾隆朝及其之后的天下太平宫钱虽然不难见到,但是,个大铸精者,遗存至今也是不可多得之品,素为清钱收藏爱好者所追求。故今日赏泉,特将愚帐中所藏一枚少见的当十型道光通宝背天下太平钱帐中择出,拍照亮相,发于博客展赏之。
首品书相。不难看出,本品面文“道光通宝”字,楷书书意,也含隶意,直读。其书相端庄规矩,笔划横直竖立,布局协调,无需赘述,其书相正是道光钱之典型风格,可断其官炉所出。而复观其背,“天下太平”四字,直读,亦是楷书书体,书意与面文有别,可见其乃用行用钱书相为面文,背文则是另外书写。其字端庄规矩,颇见力道,大小适中,布局协调。因此,由此书相可见,其由官炉铸出,开门书相无疑。
次观铸相。展目本品,其铸制规整有加。直径为43.5毫米,重约34.57克,铸体较为厚重,乃当十型形制大小,可谓大钱。其铸相显示,方正圆矩,坦平地章,穿轮干干净净。而其字廓线条清晰,深竣挺拔,鼓凸自然有度,毫无做作之态。无需细表,以此精整而又自然得体的铸相而言,其非官炉莫属,此门可开。
再察锈相。一眼可见,其熟坑传世锈相,整体虽无绿锈点染,然包浆浓烈,皮壳老道,覆盖钱体,坚硬不糟,分布亦是深浅有致,且极为自然。识其材质,青铜质地(因包浆淳厚,亦或为黄铜质地),而其铜色则是熟旧无比。显而易见,本品锈相昭然一派自然天成,无异无邪,其门洞开矣。
一番鉴识,几度审视,本品“道光通宝背天下太平当十型”宫钱,三相一材,可谓开门见山,真真切切矣。目前,作为道光天下太平钱虽然并不鲜见,然多是折五大小,类当十型大钱则相对少见难得。故而,本品之收藏价值自然又高一等,如此则是不言而喻的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