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刀,乃战国时期刀形货币其中之一种,为齐国所铸行,主要流通在齐国(今山东半岛地区)。齐刀铸体较为厚重,尤以厚大精美而著称,基本形制是尖首、弧背、凹刃,刀的末端有圆环,面、背有文字或饰纹,其铸体乃刀币中最大,故也俗称齐大刀。
齐刀面文分别有三字、四字、五字、六字,在字“法化”、“之法化”前,有“齐”、“即墨”、“安阳”等不同铸地名者,通常字多相对更为珍罕。其背面亦多有文字,其中绝大部分纪一个字或纪两字,如土、日、吉、司、正、至、公、化、人、立、甘等单字,齐法化三字刀有纪“法甘”二字的,即墨刀上多见纪“大行”、“法甘”、“安邦”等双字,而铸纹饰者极少。
今日赏泉,再将愚帐中所藏一把品相颇佳的四字“齐之法化背上”齐刀钱择出,拍照发之于博客公展亮相,鉴赏飨好。
识其书相。不难看出,其面文为“齐之法化”四字,其字笔划线条纤细而清晰,书写规矩,线条横直竖立,挺拔鼓凸,自然而得体。可感其整体书意古朴隽秀。复观其背,下方有一字为“上”字,书写规矩,谱有所录。故从面背文和其它线条以及铸相来看,皆无可疑之处,故由书相上鉴之,其开门无疑。
观其铸相。可见本品铸制精整,其通长约178毫米,重约73.90克,铸体厚重,大型形制,实重之用料。其面廓深竣挺拔,地章平整,文字鼓凸,自然有度,身部粗壮高凸,柄部相对较为细弱,明显断缘。其面柄双竖线,背上部三横线,齐刀制式特征鲜明。无需细表,本品铸相可谓精整,乃齐大刀币应有之质量,其时官炉出品,毋容置疑,其门当开。
察其锈相。展目本品,可见盎然锈色,缚裹刀体,其锈色虽较为单一,然绿中泛蓝,可谓似绿似蓝,分布极为自然,伪难为之。其中锈垢皮痂之处,可见层次分明,锈质结痂坚硬而不糟,可谓老而弥坚。续可察其乃青铜质地,铜色更是呈鲜明熟旧之感。无需赘述,本品之锈相,昭然一派自然天成之相,耄耋而开门矣。
几度审视,综上所述,此“齐之法化背上”四字齐大刀,三相一材,无异无邪,开门见山之品,毋容置疑。“齐之法化”四字刀,诸谱定级不低,无论何字,只要三相一材过关,今皆较为难得。本品铸相颇佳,厚重规整,锈坚而不烂,可谓是一把品相十分完美的四字齐大刀,故而颇具收藏价值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