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通宝,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4年)之铸币。崇祯钱铸局多而版式较为繁复,背文甚见复杂多样。亦今遗存中,有普有珍,皆以形制大小和背文不同而区分。愚之前已先后展示过若干枚崇祯珍泉或较珍稀版式,相关背景资料和描述已都有叙,此便不再啰嗦了。
阅谱可知,崇祯钱小平钱中有一式,乃为背穿上“京”字,其缘略宽,径约24—25毫米左右,乃崇祯钱中的遗存稀薄品,难得一见,相对收藏价值较高。而今检点愚帐中所藏,正有此钱一品,故今日赏泉,特将其帐中点出,发于博客公展鉴赏,以飨泉好。
首识书相。一眼可见,其面文“崇祯通宝”四字,背穿上“京”字,面文楷书书体,直读。其书意自然而不做作,古拙率真,笔划有力,布局协调,四字接廓。各字书相凸显崇祯钱风格,可谓无异无邪。而背“京”字书写端正,笔划更是清晰有加。不必赘言,就书相来看,本品崇祯京局官炉出品,其门得开。
次观铸相。展目本品,铸制规整,其直径为25毫米,重约4.52克,厚薄适中,小平形制确定。其铸相显示,方正圆矩,平整地章,穿轮干干净净,稍见合范错位,铸相自然。其字廓深浅适中,鼓凸自然有度,虽略见局部铸坑,然整体不失规制。故而,断其京局出品,当无二话可言矣。
再察锈相。不难看出,本品锈相生熟之间,可见局部锈痂叠嶂,裹缚钱体,面尤为覆重。其锈痂皮壳,分布自然,锈质纯真,生硬而不糟。复察其材质,黄铜质地鲜明,铜质较精,而铜色则是呈明显的熟老之相。显而易见,无需细表,本品锈相昭然一派自然天成,耄耋真切,其门不叩自开。
毋容置疑,本品三相一材,皆无异无邪,可谓开门见山之品,不在话下。目前而言,此钱虽有谱载,定级也是颇高,然就收藏实践来看,仍然是难得一见,可见早前与如今亦是存世量亦是变化不大。故,其品虽为小平钱,不甚起眼,然却是崇祯钱中的珍式之一,颇为值得收藏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