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通宝,乃南宋高宗赵构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年)铸币。建炎年间分别铸了元宝、通宝、重宝等三种宝文钱。其继承北宋铸钱之习,亦实行对钱制。书体篆、楷隶三种,材质铜、铁,形制小平到折三。
建炎钱因为铸期较短,铸量相对亦少,因此存世量总体上偏少。相对而论,通宝和重宝钱略多见,元宝则稀。其中,在建炎通宝小平钱中,以谱载而论,可知“建炎通宝篆书小字”一式,存世量最少,属于相对稀罕之品。检点愚帐中所藏,曾经猎获此篆书小字一品,故今日特将其帐中点出,拍照发上博客一展。
首识书相。一眼可见,其面文“建炎通宝”四字,篆书书体,直读。其字书写规矩,布局协调自然,笔划横直竖立,书意端庄。其中,不难看出,其字字形较小,与小平篆书各式钱之字形大小区别较为明显,可确定其为篆书小字版式无疑。故此,以其书相判定,其乃建炎官炉出品之小字版,书相开门。
次观铸相。展目本品,可见其铸制十分规整,直径为24.5毫米,重约3.38克,厚薄适中,小平形制。其铸相显示,方圆廓正,平坦地章,穿轮干干净净。复观其字廓,深竣挺拔,鼓凸自然有度。铸制稍见流铜粘连,“寳”字明显,凸显自然。无需多言,本品铸相真切,官炉品质,其门可开。
再察锈相。辗转本品,可见其薄锈浓浆,出于东北罐装窖藏,千里挑一。其薄锈缚裹,生熟相兼,锈色自然纯真,锈质坚硬不糟。薄锈之处,复察其包浆,老熟老道。辩其材质,青铜质地无疑,铜色熟旧鲜明。无需啰嗦,本品锈相,无异无邪,可谓开门美锈。
一番鉴赏,几度审视,可知本品“建炎通宝篆书小字小平”钱,三相一材,开门见山真,实可靠。如前所述,此式建炎通宝钱,今已较难见到,虽为小平,然存量更少,藏之有值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