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昌,为金章宗完颜璟之年号(公元1190—1196年)。过去长期以来未见明昌有铸币出土记载或者公开出现,而史籍上又对明昌年是否铸造发行了钱币无确切的记载,因此,旧识皆认为明昌年只有银锭而无铸币。及至到了近现代,始见发现明昌元宝钱。其中,马定祥先生在《历代古钱图说》中批注曰:“明昌元宝小平钱,为日人所藏,仅见”。
随着历史的前进与资讯的发达,更多的金代钱币逐渐被发现,研究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和深化。其中,李卫先生在其著《辽金钱币》一书中,载入明昌元宝平钱两品图照,并作论述,称其存世绝少,或为试铸,分别出自黑龙江双城、五常小山子等地。因此,明昌年铸元宝,已经得到肯定。
然而,明昌年在铸有元宝后,是否还铸有通宝、重宝钱?目前为止,公开著作出版物上无见论及和展示。但随着本世纪辽金钱币与大东北地域纷纷下山出林,明昌通宝钱逐步背发现,其中黑龙江阿城金上京博物馆展藏明昌通宝平钱实物一枚。近几年来也见通宝平钱乃至折十大钱(愚博客亦有所展)。因此,明昌年铸通宝钱亦可以确定之。长期以来,由于金代泰和钱部分品种形制存世稍大,阜昌钱亦是。因而,人们多了解泰和与阜昌,而对金代铸币的其它年号品种知之甚少。这主要与金代其它年号钱现世晚且存世量过少直接相关。
而从亦今的发现来看,金代铸币钱文书体基本上是采用楷书和篆书两种书体,其书法讲究,铸钱精整,美书美制,极具品质和特色。其中,除泰和阜昌钱外,其它品种的篆书钱发现皆少于楷书,因此,相对而言金代篆书钱更为珍稀一些,尤其是还有背纹饰的。故而,今日再将愚所藏另一品十分罕见的“明昌通宝篆书背双星小平”钱,帐中点出,公展于博客共赏之。
首先来观,品文识书。展目本品,可见面文“明昌通宝”四字,篆书书体,旋读。其篆书书写规范得体,字形大小适中,布局协调。尽管有锈垢覆盖,然仍可感其书意端美,官炉钱品本色鲜明。复观其背,可见穿上下铸有“星纹”各一颗,纹形硕大,极其罕见。显而易见,如此书篆风格,端美之书相,自然其门可开矣。
其次来看,观铸识体。展目此钱,铸体规整有加。其直径为23毫米,重约5.92克,铸体偏厚,小平形制确定。铸相显示,方正圆矩,坦平地章,穿轮干干净净。其面背缘边皆中宽偏窄,整体字廓纹丝清晰深竣,鼓凸自然有度,毫无故作之态。续可见其背,有所移范,乃铸时压模有偏之结果,凸显自然。毫无疑问,此等铸相,乃金代官炉铸币之一贯本色,是故,其铸相亦是开门。
再者来察,辩锈识材。可见本品,盎然绿蓝锈色裹缚钱体,深浅相间,分布凸显自然。其锈结皮成痂,锈质紧实而不糟,大东北独有生坑薄锈特色鲜明。薄锈之处,可察其青铜质地,铜色及其包浆亦见熟老。无需细表,此等锈相,昭然一派自然天成,耄耋之貌,真实展现,其门洞开,兴安岭绵延直入眼底矣。
一番鉴别,几度审视,本“明昌通宝背双星小平”钱,三相一材,无异无邪,开门见山。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就目前来看,明昌通宝无论大小以及书体楷篆皆不多见,而此篆书背双星之式,则更是凤毛麟角,既难见公展,收藏实践中也殊为难得。故而其可谓更为珍稀之金代铸币品种之一,极有收藏价值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