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养钱,乃元代铸钱体系中的一个独特门类,钱体多微小,宝文为通宝、元宝两种以及纪年等。此因元代宗教盛行,各地庙宇寺观林立,佛、道尤受尊崇,从而为供养钱大量铸造和使用提供了重要基础。据考,这类钱的铸造者通常是庙宇、道观或信徒,目的是供奉神佛,布施功德,以求庇护降福。与纪念币相比,其不同还在于它可依钱的大小与市场上流通的铜钱折等兼行。
正是因为这一属性,元代供养钱尽管铸制粗率,体小量轻,然却能登后世泉藏的大雅之堂,不少泉谱皆将其载入其中,使之与其它流用钱和纪念币等正式用钱一样成为有价值的收藏品种。
大德,乃元成宗铁穆耳的年号(公元1297—1307年)。期间曾铸“大德通宝”钱行用。同时,依照元习,亦铸有相应的寺观供养钱。愚早前曾经展赏过大德通宝、元宝微型供养钱各一品,今则再将另一品微小而又难得一见的“大德元年”纪年供养钱帐中择出,发之于博客展赏一番。
首看书相。品读其书,可见面文“大德元年”四字,直读,楷书书体。其书写拙率自然,凸显古朴率真。“元年”二字,表明此钱大德元年所铸,纪年钱之类。而根据所见元代纪年钱文,皆为供养钱所属。显而易见,以其书相而言,本品书相,自是开门矣。
次观铸相。一眼可见,其铸制欠精,钱体微小,直径为19.6毫米,重约3.87克,铸体厚实有加,体型较小。可见其字廓分明,字口文字清晰可辨,鼓凸适度,穿口较为狭小,流铜未净,外圆规矩,地章亦基本平整,背平漫,方孔钱钱形基本完整。无需赘述,以此微小之体,能得如此铸相,已是不易,具备到代之开门条件无疑。
再察锈相。不难看出,其锈色莽苍,长期地宫藏匿,而至锈蚀较重,裹缚叠嶂。其锈足见自然深重,皮壳十分老道,锈质坚实不糟。无需赘述,其锈耄耋沧桑,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锈相之门大开矣。
无需详述,显而易见,本品实乃一眼开门之品。由于其钱体微小,历经数百年而保存下来,殊为不易。虽然此式谱有所载,然至今见之也是不太容易了,这也是谱定其收藏价值不低之主要原因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