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通宝,乃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国主徐知诰(李弁)于公元937年所铸造。该钱主铸材质青铜,小平形制。该钱乃曾经的古泉五十名珍之一,在泉界声名显赫。其早前所出甚罕,什么“四眼大齐”、“缺角大齐”,珍罕到只见残品不见全品,且发现的故事神乎其乎。以至于后来者,无论编书的还是鉴泉的,皆以此为据,对再出者或者全品者,皆一棒子打死不认。成为中国泉界最典型的食古不化实例,也是违背泉律而发生的最大笑话,直至今天,仍然流毒甚深矣。
愚开博之初,曾经就大齐通宝钱发己藏图照和博文批驳旧说顽见。而在事实上,随着近年中国大陆大兴土木,地下宝藏不断重见天日。而在此期,那背前人弄得神秘莫测的大齐通宝钱且不断有所发现。尽管其非吨成斤的发现,然,早已非数枚十数枚,且是全品的发现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管你钢铁脑袋还是水脑,事实却是在哪儿明摆着的。
故在今日,愚也不例外,再将帐中所藏另一品大齐通宝钱择出,发于博客展赏,以期再次证明,古泉的存世量多是一个变数,极难绝对不变。
辗转目光,鉴赏本品。三相一材,可谓相相真切过关。其锈相莽苍,生坑绿锈层层叠嶂,间有黑漆古浆,其锈垢锈质坚实不糟。可察其青铜质地,老旧铜色,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无需赘述;再观铸相,铸制规整,方正圆矩,平整地章,穿轮亦是干净。其字廓深浅适中,鼓凸自然有度,钱文有所粘连,然却彰显自然,其直径为23毫米,重约3.47克,厚薄适中,小平形制。开门铸相无疑;再见书相,可见“大齐通宝”四字,直读,隶书书体。其书意合五代十国时期之时代风格,钱文布局协调,笔划亦是工整,整体书相无异无邪。无需赘述,从本品的诸般品相来看,其开门见山是显而易见的。
正如前述,近年来开门见山的大齐通宝钱,不时皆有所见,其虽然还不至于沦落到普品的地步,然其亦早非珍罕到十枚存世量以内(愚自己的大珍标准,可见存世量在十枚以内)。而这就是古泉这一特殊古物的特点,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
当然,那种珍泉一堆堆的数十枚的一次在地摊上买到,虽然不能说绝对绝对没有,但是,擦亮眼睛看看,那是不是真品,则还是需要的谨慎对待的。否则,见泉眼开,只要是古泉,就当成真的,那也是很幼稚的。就拿大齐通宝钱来说,伪仿之品,也是流行于世的,且金银铜皆有,尤其是将那“齐”字用宋体写成的所谓大齐通宝钱,你倒是要特别注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