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罕的金代《泰和重宝篆书折十鎏金母钱》赏析

(2016-02-01 07:23:53)
标签:

金代

泰和重宝篆书折十

鎏金母钱

珍罕

赏析

分类: 雕母与母钱

 熟老锈浆藏金衣  至精铸相泰和母

珍罕金代《泰和重宝篆书折十鎏金母钱》赏析

珍罕的金代《泰和重宝篆书折十鎏金母钱》赏析         和重宝篆书折十型钱,铸于大金国金章宗完颜璟泰和年间(公元12011208年)。其是我们最熟悉的金代铸币之一,也是金代铸钱美书美制的典型代表。其发现早,入谱早,知名度极高。虽然至今天该钱总体上说已不罕见,也非金代珍泉。但是,因其铸相精整,书相隽美而仍受泉藏者喜爱。

我们知道,翻砂铸造技术自唐以后逐步应用于铸钱,而铸钱续以母钱制范。唐之后至明代及其以前,尽管历代铸行了大量铜钱,然被称为铜钱之母者甚少,至宋代起认定了大量铁钱之铜质母钱,称为铁母。也就是说,无论行用钱是铜或铁质,以母钱制模翻铸子钱(样钱、行用钱)乃为其法。因此,既然有铁母,那么铜母当为顺理成章的事情。然,除清代以外,诸谱所载很难见到载入铜钱之母,尤其是宋辽金元时期,几乎是一个空白。而古籍所载亦只是提到铜钱的铅质母钱,以及据载四川发现的被称为宋代的木质母钱。如此,那这是否说明其时没有铜钱之铜母呢?对此,我们当然不能武断,因为历史纷繁,我们不知的情况仍然很多,唯有看看后世是否有经得起审视考证的实物,方能一解疑惑。

在多年猎泉途中,愚便猎获了一品极具母相的泰和重宝篆书折十钱。这品钱在见到时,因其太过精整,又几无锈裹,一般眼观着实令人怀疑,也曾犹豫而不踏实。然,收于帐中后,经详细辨识,镜下反复微观,放心之感顿增。时至今日,特将其帐中放出,遣之于博客亮相,孰是孰非,请听鉴表。

首鉴书相。展目本品,面文“泰和重宝”四字,篆书书体,直读光背。其字书写十分规矩,笔划纤细,横直竖立,钱文清晰无比,可谓一丝不苟,书法功力非凡,极为精准。显而易见,品阅其书相特征,与常品美制泰和重宝折十篆书毫无二般。无需多言,此等书相,难以存疑,故可谓开门矣。

续鉴铸相。不难看出,本品铸制极为精整,其铸相显示,方正圆矩,平坦地章,穿轮更是十分干净。其中,轮边有见锉修之痕(图片未全方位拍摄)。可见其字廓异常深竣挺拔,鼓凸超过常品(常规行用钱),钱文十分纤细,面背穿缘细窄,鼓凸线条匀称,至钱肉更显深竣,此亦非常品可比。其直径为42.4毫米,重约24.95克,铸体较之常品更显厚实,形制折十大小无疑。其中,镜下细察地章,仍有许多微小铸坑,故其可能非失蜡法所铸,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不管怎样,显而易见,以此铸相来看,可首先确定其非一般,其次按照母钱标准来衡量,则其无论哪个方面都具典型母钱之相。故,愚见以为,此等异常精整铸相,非泰和官炉精铸莫属矣。

再鉴锈相。正如前述,本品在首次进入愚之眼底时,几乎不敢信其为真,原因在于眼观几乎不见锈裹,想想,金代泰和年距今八百年余(公元12011208年),居然如此锈薄到几无。然上手细察,豁然开朗。首先可见其包浆凝重而凸显熟老滋润,毫无生涩之感。镜下察之,浆质踏实不虚,字里笔划之间,锈垢累累,结皮裂壳,一眼见老。

进而续察,镜下但见地章包浆之下以及缘廓表明局部绽放金光,反复鉴识,确定其乃鎏金无疑。至此,解释了其为什么几乎只见包浆不见锈色之原因,换言之,其为鎏金覆体,倍增抗锈能力,八百年来,恐未曾入土,罐装窖藏再传其世,或反之,致使鎏金磨损,生成包浆而弱锈矣。

再察其材质,鎏金磨损之处,铜色泛红,熟老无比,亦可断其青铜质地。至此,本品锈相自然天成,完全过关,盖非新伪所能及矣。

综上所述,本品三相一材,加之身披金衣,开门见山之品,毋容置疑。据此,也基本上可以断定其乃一枚泰和母钱。至今来看,所见其罕,乃不言而喻。这是因为金代铸币,极少见铜质母钱,或者说具备典型母相之品。它一方面说明了金代确有铜质母钱存在,只不过作为母钱,史铸量极为有限,遗存当然罕少而已。另一方面说明了,我们的大东北地区,确是一个大宝库,其保存了很多旷世未见的珍宝。而这也要得益于特定的民族历史和地理人文环境,方才有今天的宝观宝藏。

最后,相信有不少人仅就图片来看(尤其鎏金较难鲜明展现,但又绝不能洗浆锈),或者凭想象来说,本品还存在疑问,有的干脆可说这是假钱。我想,这不要紧,愚一向坚持实物实证,虽然不敢保证所展之品全部都是真品,然亦是反复鉴别基本搞懂之后,方才遣之于博客公展,总之是尽量防止将假货当真品拿出来展示,从而贻笑大方。因此,作为极其罕见的一枚泰和折十母钱,若你有兴趣,有机会来京,愚倒是可向你展示实物,让你一睹照片难以反映之实后,再见仁智。


珍罕的金代《泰和重宝篆书折十鎏金母钱》赏析

珍罕的金代《泰和重宝篆书折十鎏金母钱》赏析

珍罕的金代《泰和重宝篆书折十鎏金母钱》赏析

珍罕的金代《泰和重宝篆书折十鎏金母钱》赏析

珍罕的金代《泰和重宝篆书折十鎏金母钱》赏析

珍罕的金代《泰和重宝篆书折十鎏金母钱》赏析

珍罕的金代《泰和重宝篆书折十鎏金母钱》赏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