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为宫用披金衣
乾隆官炉到代品
清稀罕《乾隆通宝背天下太平》鎏金宫钱珍赏
宫钱者,乃为皇宫所用庆典之钱,其大约始自唐宋,明清渐盛,尤其是清代时期,每每过年,官钱局都要为皇宫铸天下太平钱贺用。因此,就清代而言,年号钱文背天下太平宫钱便染上了浓浓的春节祈福色彩。故,某种意义上说,清代天下太平钱就是皇宫王府的过年庆典专用钱。
清代天下太平宫钱,从总的遗存所见情况来看,遗存多者主要是乾隆之后,而乾隆及其之前则相对很少见了。因此,康雍乾清三代的天下太平宫钱,可谓每一枚都具有不小的收藏价值,当然,这也还是要取决于其是否官铸到代。藉此春节临近,特将愚帐中所藏一品难得的鎏金乾隆天下太平宫钱择出,发于博客公展,与泉好共赏之。
一赏,品文识书。本品面文“乾隆通宝”四字,背“天下太平”四字,皆楷书书体,直读。其字书写中规中矩,字形大小适中,布局协调,笔划横直竖立,用笔有力,整体书意凸显端庄规范。而从面文书意辩之,其书意正是乾隆行用钱之典型风格,故而根据此可以肯定地说,本品正是官炉所铸,书相开门之品矣。
二看,观铸识体。不难看出,本品铸制精整,铸相显示,方正圆矩,平坦地章,干净穿轮。其字廓清晰,鼓凸适度,十分自然而毫无做作之态。其直径为34.6毫米,重约13.67克,厚薄适中,类折五形制大小。无需细表,此等铸相,彰显官炉品貌,实实在在。
三鉴,辩锈识浆。展目本品,先坑出而后传世锈相鲜明展现。其地章上可见老熟锈垢覆盖,锈垢分布自然,质地坚实不糟。而复观其余,可见包浆凝重自然,深浅相间,铜色凸显熟老,黄铜质地可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品初看其黄为黄铜之色,细察方可得知,其乃曾经身披鎏金之衣,特别是在部分地方还可见鎏金本底,镜下更是金光灿烂。其余地方,镜下察之,皆可见缕缕鎏金残余,故其为鎏金可以确定。而其之所以看上去并非明显金光灿烂,乃是因为年久把玩后,多数鎏金已经摩擦而失落。如此,更凸显了其历经悠久岁月,当然,也说明了其时贵为宫用之真实属性。开门老品之貌。一句话,本品锈相一派自然天成,其门大开矣。
显而易见,本品三相一材,真实可靠,开门见山。虽然此类钱被归入花钱大类,断代不是很重要,然其宫钱属性,乃花钱之顶,能断其代,也是必要的。换言之,乾隆朝官炉出品的东西,与那后世仿铸者,其收藏价值完全不可相提并论。而仅以愚眼界耳域来看,这种鎏金到代的乾隆天下太平宫钱,至今已经非常罕见,颇具收藏价值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