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宋创见珍罕式《靖康通宝篆书折十》赏考

(2016-10-14 07:33:28)
标签:

北宋

靖康通宝篆书

折十

创见珍罕

赏考

杂谈

分类: 两宋

  靖康折十姗来迟  据物辩识真宝马

北宋创见珍罕式《靖康通宝篆书折十》赏考

北宋创见珍罕式《靖康通宝篆书折十》赏考         康通宝,乃北宋钦宗赵桓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所铸之币。其为北宋货币最后一铸。计有元宝、通宝和重宝三种宝文,历谱所载形制小平到折三,书体篆、楷、隶,版式多种。主铸材质为青铜和铁,亦有银钱存世。靖康钱因铸于北宋末年这个战乱政局严重不稳的特殊时期,故其铸币较之前朝便少了许多,加之二帝被虏、北宋倾覆,又金兵掠宝,故靖康钱所载历史异常沉重,总体遗存不丰,过去长期较为罕见,泉界一直视其北宋珍泉。其中靖康通宝更被授予曾经的中国古泉五十名珍之爵。

    尽管历谱与旧识皆曰靖康通宝钱极为珍稀,然,时过境迁,今非昔比,总体上近年靖康铜钱也非罕见到枚计,尤其是近年大东北地区宝库芝麻开门之后,更见有出。然而,由于老调余音不散,食古短时不化,长期的心理定势使得不少后见者往往对靖康钱另有所出不以为然,“不可能”等臆否替代了唯实物论辩之泉道根本。

    就截止现今而言,历史以来的主流泉谱泉著所见所闻,靖康通宝钱的形制最大者只到折三型,未有折五,乃至折十现身(指符合基本泉制,三相一材开门者)。而从北宋铸钱的一般历史传统来看,宋真宗咸平元宝铸折十样钱,后来诸帝不时有铸折五或开炉大钱等,尤其是宋徽宗时期的大观通宝钱,更是五等及至出号大钱皆具。因此,既然靖康钱分别铸了小平、折二和折三这三等钱,那么,至少在逻辑上便不能排除其也铸有折五、折十这二等大钱,这个道理是站得住脚的。

    然而,逻辑上的推论成立,并不能就言肯定之结果,最终我们还得看后世有无发现其实物,并根据实物三相一材诸般特征加以辨识,过关者方可定其实。进而检点愚帐中所藏,曾于东北猎泉途中偶遇一枚让人惊奇的靖康通宝篆书这是大钱,其基本质地让人难以生疑,故收于帐中一藏。该折十钱无论真伪,一直以来未见有公开亮相。故时至今日,特将其帐中点出,拍照亮相,发于博客公展并结合实物辩之,其是骡子还是宝马,就来一番实证矣。

    首识书相。一眼可见,本品面文“靖康通宝”四字,篆书书体,直读。其篆书写规矩,笔划清晰而又横直竖立,字形较大,布局协调,风格敦厚。整体结构和书写凸显自然而未见做作之态,尤其是书体与书写风格古朴而不现代,端庄而蕴含靖康篆书钱之风格特征。毫无疑问,此书相一项,极具其时官炉铸品风貌,故而以愚之所见,可以认定其非现当代之伪作,其门当为开矣。

    次观铸相。不难看出,本品铸制十分规整。其直径为40.2毫米,重约22.57克,厚薄适中,乃折十形制确定无疑。其铸相显示,方圆廓正,平整地章,穿轮干干净净。续可见其字廓清晰而较为深竣,鼓凸尤显自然有度,恰如其分,毫无刻意故作深竣之态。其缘较窄而略宽,整体铸相具有靖康钱典型制式风格。无需多言,本品规矩铸相自然,规矩得体,彰显靖康官炉出品之品貌,铸相开门应为可断。

    再察锈相。察辩其锈色,可见本品生坑之锈相,出自大东北冻坑,乃大东北地域独有的一种生坑锈相。其锈虽不莽重,色质纯真,深浅相间,分布极为自然。细察可见,锈痂成皮结壳,紧缚钱体,踏实不虚,锈质亦是生硬而不糟。续辩材质,薄锈之处,可识其乃青铜质地,鲜明无疑,观其铜色,熟老之感真切。至此,无需赘述,本品之锈相昭然一派自然天成,无异无邪,盖天下新伪极难做之,其门耄耋可开矣。

    综上所述,一番辨识,几度审视,本枚“靖康通宝篆书折十”钱,三相一材,皆可据实为证,诸般品质色调很难否定,故愚见以为,其开门见山,基本上可以断定矣。就目前愚之所见所闻,加之广为检索来看,本靖康通宝篆书折十钱,尚未见到它品亮相(无论真伪),虽然这里并不不轻言其为孤品,然至少目前仅就愚的眼界耳域来说,其可谓仅见。

    基于此,我们似可推断,宋钦宗铸靖康钱,时间虽然不长,然已经铸出小平、折二、折三,故其完全有时间同时试铸大钱,最少,铸开炉大钱也是情理可通,无法决然否定的。因此,其挟靖康通宝之老珍名,以折十大钱之体,成为珍中大珍,难免令人无比惊撼,由此以常规而论,便在一时半会儿,难得天下泉界普遍认同,当是在情理之中的。史来类似这种情况者,并不鲜见,愚对此早有思想准备。尽管如此,真理却只有一个,其孰是孰非,骡子宝马,只能唯实物而定夺,故否定也好,认可也罢,皆在一个说道讲理,实物实证之上矣。

 
北宋创见珍罕式《靖康通宝篆书折十》赏考

北宋创见珍罕式《靖康通宝篆书折十》赏考

北宋创见珍罕式《靖康通宝篆书折十》赏考

北宋创见珍罕式《靖康通宝篆书折十》赏考

北宋创见珍罕式《靖康通宝篆书折十》赏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