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美花结千年 壮观画卷辞岁赏
美罕的辽金《狩猎图纹大型花钱》辞岁珍赏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大东北地区相继发现了大批过去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辽金钱币,掀开了长期以来的辽金时期铸币的大幕。如此规模的大发现,在历史上是首次。因此,不少人难以理解,认识难以跟上,抓住机遇收藏者不乏人在,大肆否定者也为数甚众,所有这些,其实都是必然出现的现象,静下心来考量,其也不足为奇。因为,任何新事物新现象的出现,都要经历一个必然的认识争议过程。
而在这一大发现过程中,除了各种年号钱、行用钱、祭祀钱、政宣钱、宫钱等以外,还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那就是发现了不少铸制极为精美,纹饰鲜见,文化内涵极为独特丰富的辽金厌胜钱(花钱)。可以说,亦今为止,这些林林总总的辽金时期花钱,无论是历史时间,还是铸相、形制、纹饰都是之前未曾见过的,也是那录载上万品的中国花钱谱未能录入的,当然,也是某些号称专家者未见未闻的。
这些辽金大型精美花钱,从三相一材上看,皆毫无疑问,开门见山,尽管仍然有人酸嫉无比,不愿认定。然而,由于其性质是花钱,铸制精美,铸相自然,形制硕大,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广阔,毫无疑问的便从一个重要侧面印证了近年大东北地区发现的辽金钱币之真实性。换言之,这些花钱,过去从未发现,现今无人可以举证其属于明清之作,更找不到丝毫理由断其为当今新作。
口说无凭,愚之前也展示过,亦见其它泉友展示过数枚这类辽金时期的精美大宫钱和大花钱。这些花钱其文化内涵之丰富,铸相之精美自然,已经可见一斑。然而,事实上这还远未穷尽,还有不少未曾亮相。故今日,愚再将帐中所藏一品精美而纹饰极为独特的辽金大花钱择出,发将出来亮相公展,以飨藏好,以证上述之言毫不虚妄矣。
首先来看,辩锈识浆,以断新老。一眼可见,本品薄锈浓浆,锈相亦生亦熟,出于东北,乃特有的罐装窖藏薄锈锈相。其两面地章之上,孔雀蓝锈色鲜明,锈痂成皮,富有层次,深浅相间,分布自然,锈皮之壳十分老道,附着更是紧实不糟。薄锈露铜之处,可见铜色十分熟旧润泽,包浆纯真老熟,铜质微黄,可辩其仍为青铜质地。无需赘述,实相可见可鉴,昭然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断定其老而开门。
其次复见,观铸识体,以定官私。展目本品,一目了然,其铸制相当精整,铸相显示,方正圆矩,平坦地章,穿轮修整干净,缘边修整倒圆。续观其纹饰缘廓,狭穿四决,线条纹图深竣挺拔,鼓凸自然有度,图纹清晰有加。毫无疑问,这等精整无比,而又凸显自然的铸相,绝非当代工艺品可得之,当然,也可以断其非一般民间私炉可出。再测其直径为61.8毫米,重约72.20克,铸体较为厚重,形制类当千之型,可谓大型能予确定。故,愚见以为,其应是辽金时期之官炉厌胜钱是也。
续再来阅,品纹识饰,以断其代。品阅其纹饰,可见本品面背展现出活脱两幅狩猎图纹,其上有山林草纹、人物拉弓骑射纹、人物骑马持枪戟纹、猎狗纹、猎鹰纹、猎物纹,等。可谓纹饰极为丰富。这些人物骑射和动物纹饰皆清晰可辨,比例协调,力感十足,且又奕奕如生,铸制皆十分精到准确,整体图纹生动壮观而又内涵丰富。
而通过这两幅狩猎图上所载的信息,我们不难看出这描绘出的正是一幅北方民族最为擅长,也是最典型的狩猎情景。换言之,这些图纹传递了辽金时期的典型狩猎生活信息,正是其时写实的一幅生活画卷,此其一;其二,这种典型的狩猎图,我们还可以从汉唐时期多出现在铜镜上的狩猎图纹中,找到其传承的图纹和风格依据。故,我们可以说,这是出现在钱币形态上最早而又独有的完整狩猎图纹,而这最大可能正是辽金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写照。当然,在众多的明清花钱上,我们并没有发现这种纹饰,包括那号称囊括天下花钱的中国花钱谱上亦是找不到录载踪迹。这也正是愚将其断代为辽金时期所铸的主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本品三相一材,过关斩将,开门老花,辽金之遗物可以断定。以愚之眼界所及,虽然早前有见过明清之前的狩猎纹花钱,但纹饰内容皆比较单一。而如本品纹饰如此丰富的狩猎纹,以及铸制如此精美且又大型的狩猎纹花钱,可谓至今十分罕见,当然,也还未见有公展。故,愚见以为,以本品之铸相和纹饰以及形制,我们完全可以认定其为辽金花钱中的精品之一,从而具有与行用钱珍品一样较高的收藏价值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