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龙纹创见钱 实证理成可定珍
五代十国创见《大有元宝背龙纹月孕星》赏考
大有元宝,乃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刘龚政权大有年间(公元928—942年)铸币。大有钱非常少见,故称珍稀品种。刘龚政权共有年号大有、乾亨、白龙。铸造钱币有乾亨通宝、乾亨重宝、大有元宝、白龙通宝,以及著名的“飞龙进宝”钱。
大有元宝钱,光背小平制式,乃早前的脱谱珍稀钱,2012年2月13日愚博客曾展赏自藏此钱一品,其中也录入戴自强先生关于大有元宝钱的鉴定意见。因此,大有元宝钱史铸为实,是没有疑问的。
如前所述,刘龚时期还另铸有“飞龙进宝”光背和背龙凤纹大钱(类折十大小),其中,关于飞龙进宝钱,谱载有释,如华光普编著《中国古钱大集》上注释曰:“南汉高祖刘岩白龙元年(公元925年)或大有十四年(公元941年)更名刘龚时所铸。”这表明,飞龙进宝背龙凤纹大钱,更有可能是公元941年刘岩改名刘龚时所铸的庆典祈福钱。关于飞龙进宝钱,非本文主题,此不详述,只是我们需要注意到其与今日所赏考的这枚钱所具有的重要关联性。
书归正传,在愚之猎泉途中,不经意间猎获一品奇特的大有元宝背龙纹月孕星大钱,此钱不仅未见谱录,而且检索公展至今未见,可谓创见之品。时至今日,解密藏,而将其拍照亮相,并结合实物进行一番实证,看看其究竟是骡子是马矣。
首先来看,释读其书相。展目本品,但见面文“大有元宝”四字,旋读。其字书体似隶似楷,书意有见拙率之感,然又凸显古朴之意,其突出之点是书意虽拙而凸显自然,笔划较为随意,粗细相间,横直竖立,布局协调,毫无做作之态。而与其小平钱书体书意相比较,则其风格亦是一致,同时,该书体书意也与刘龚所铸之乾亨钱的书意风格神韵类同。显而易见,本品之书相完全具备了刘龚铸钱的典型风格特征,因此,就书相而言,其开门难疑矣。
续观其背,可见背穿上铸有一“月孕星”纹(图片偏光的关系,星纹不甚明显),该纹饰体型较大,轮廓线条与书意风格相同,略见拙率。进而再看其四分之三部分的纹饰,该纹饰线条粘连较为严重,纹饰几成块状。经愚反复辨识,从纹饰的延伸形态弯曲形态,以及似足似头的纹饰结构来看,认为其应该是龙纹无疑。而之所以如此认识,还在于同为刘龚所铸的“飞龙进宝背龙凤纹”钱中的龙凤纹也是以“粗线条”的块状纹饰形态出现,无非本品纹饰块状更甚一些而已。
通过上述形态和传递的相关信息,我们便可以据此进一步推断得出结论。前述,刘岩于大有十四年改名刘龚,其时或铸“飞龙进宝背龙凤纹”钱以示庆贺,而在同一时间,亦以其“大有”行用钱之文另铸背龙纹大钱,目的乃为一样。不管如何,此推断结论,无论是时间点上,还是逻辑上都顺理成章,具有显著的关联性和较高的可信度。换言之,那就是其道理是顺当的,逻辑链条是成立的。
其次再看,观察其铸相。不难看出,本品铸制规整,其直径为40.2毫米,重约25.86克,厚薄适中,比例协调,中宽缘,乃类折十型大钱形制。其铸相显示,方正圆矩,平坦地章,干净穿轮。字廓较为深竣,字纹鼓凸自然有度,背穿廓看,略见移范(纹饰不清晰应与此有关),毫无做作之态。毫无疑问,其铸相规整而又凸显自然,与诸多伪制品不自然的铸相具天壤之别。基于此,无需赘述,本品之铸相可谓开门矣。
再者续看,辨识其锈相。可见本品生坑锈相,其薄锈浓浆较为明显,锈垢缚裹点染,孔雀蓝之锈色,地道本真而难以快速伪制。其锈深浅相间,层次分明,分布亦是自然,而锈垢有痂有皮,测之乃坚实而不糟。薄锈之处,包浆凝重老熟且显润泽,其铜色老旧之感十分明显,进而可识其乃纯正青铜质地无异。一言以蔽之,本品之锈相,无异无邪,实乃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老而开门矣。
综上所述,几番鉴识,几度审视,本品三相一材,可谓开门见山,难以否定。因此,愚见以为,尽管其未见谱载,亦未见前辈泉家述及,但是根据上面之考辩,基本结论其正是刘龚大有年间改名时之庆典钱,其与飞龙进宝背龙凤纹钱应属同期所铸(若此成立,则飞龙进宝钱的铸期更可以明确为大有十四年所铸)。
而以愚之前乃至现今的眼界耳域所及来说,目前本品之复品公展尚未得见。这从另一侧面亦可作其傍证。虽然愚不会轻言其孤,然称其为目前仅见创见之品,十分珍贵,则应非虚妄之说矣。至于各位看官如何认识,见仁见智,若能讲出几分理由否之,只要合理,则无妨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