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三友倒钟杯 永乐珍遗这也有
明永乐珍遗《青花梵文岁寒三友倒钟杯》珍赏
明代永乐年(公元1403—1424年)青花瓷器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享盛名,在瓷史上称其与宣德青花一道开创了中国青花瓷的黄金时代。永乐年距今已五百余年,可以说每一件永乐完整瓷器遗存至今,都甚为珍贵。
检索相关资料可见,在英国大维德私人博物馆中,有藏一件永乐年制松竹梅内梵文倒钟杯,颇具特点,曰其珍贵。洋博得藏,国人岂甘落后!故今日特将愚帐中所藏此杯也点将出来,发上博客一亮其相,与藏好共赏之。
展目此杯,口径约9厘米,口沿略外倾,杯形较大。有曰其形为压手杯,亦有其曰“倒钟杯”,即将杯倒扣而看,如一口钟之形态。
续察纹饰,其外壁乃为青花描绘“松、竹、梅”三种纹饰,是为中国传统之之喻的“岁寒三友”。其纹饰描绘率真洒脱,具写意之风,明早期风格鲜明。再看杯内,其内壁底部为梵文,其中心一大字周围八个小字。续见其底,乃典型的永乐花边款,外围花边,内写“永乐年制”四字篆书,书意风格古朴率真且为典型,真切无疑。
再观其面相,可见白釉为地,白中略感虾青之色。其釉色温润有加,包浆老道,土沁纯真,更感釉色柔和润泽。察其胎质亦是十分致密。诸般特征,睁眼不说瞎话,本杯即是永乐官窑所制之真器无疑,实乃开门见山之品。
就所见来看,永乐青花岁寒三友倒钟杯,亦是难得有见。由于其青花纹饰独具人文内涵,加之书有梵文,故而更显特色,谓之永乐瓷杯中的上品,似不为过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