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批未见铁母现 实证实物有遗存
珍稀北宋《明道元宝光背广穿折二铁母》赏析
明道元宝,乃北宋仁宗明道年间(公元1032—公元1033年)之铸币。钱文分楷书和篆书两种,成对钱,小平形制,总体存世较多,有见所谓大“寳”版式,存世稀少。除此以外的明道元宝钱,谱载最大形制者为折二铁钱。
阅谱可知,明道元宝铁钱为折二广穿制式,谱批“此钱铁母至今未见”。换言之,其时既有铁钱,则必有铁母,无非其珍稀,并看后世是否得以发现。因此,寻找能够经得起审辩的明道元宝折二铁母则为猎泉焦点之一矣。
事实如是,在愚经年的猎泉途中,便有幸猎获此明道元宝折二广穿铜钱一品,观其铸书二相,似为苦寻之铁母。故时至今日,特将其帐中点出,拍照亮相并发于博客公展赏析,以证其实,以补谱缺矣。
首先,识其书相。一眼可见,本品面文“明道元宝”四字,书体隶书却含楷意,旋读。其字大小适中,布局协调,笔划横直竖立。其书意古朴爽真,自然得体,毫无做作之相。进而与铁钱(拓图)比较,可见其书相一致,尤其是“道”字首笔非“点撇”,而是一“短竖”,这与铁钱似有差别,或版式不同,或铸造失模,皆有可能,然难以此断假。因此,我们仍可以识别其乃母钱书相之类。无需赘述,观图较真,本品书相开门无疑。
其次,观铸识体。不难看出,本品铸制十分规整,其直径为27.5毫米,重约7.55克,铸体较厚,折二形制确定无误。其铸相方正圆矩,地章平坦,穿轮干干净净。续观其字廓,深竣挺拔,鼓凸自然有度,得体而无做作之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眼可识其乃“广穿”制式,而此正是与铁钱相一致。显而易见,由此铸相特征来看,加之乃铜体,故本品不仅乃官炉品貌,而且具有较为鲜明的铁母之相。因此,以其铸相观之,其门当开矣。
再者,辩锈识浆。展目本品,生坑锈相,浑身孔雀蓝锈色裹缚其体(孔雀蓝锈色至今伪制极难),其锈深浅相间,分布自然,皮壳叠嶂,锈痂土垢测之更是坚硬而不糟。薄锈之处,可见包浆老道,纯真无邪。可识其乃青铜质地,可感其铜色熟旧。至此,无需啰嗦,本品锈相,昭然一派自然天成,真实可靠,其门不叩自开矣。
一番鉴赏,几度审视,综上所述,本品“明道元宝光背折二铁母”,实证无妄,开门见山之品,难以置疑。如前所述,之前此钱铁母未见,只是未曾发现,而不表明其无。今见其实物,则无需大惊小怪,换言之,其终于得见天日,也是泉律使然,只要其为史实,虽不能说必然有实物遗存下来,然亦可以说遗存下来的可能性存在,只是看在什么时间段为泉家发现而已。
目前,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此明道元宝折二广穿铁母钱,罕见其它公展,广为检索,真伪皆无。因此,其可谓珍罕难得,愚能猎获之,也不过是一种幸运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