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元元宝,乃金代海陵王完颜亮贞元年间(公元1153—1156年)铸币。完颜亮贞元年间除了铸元宝外,亦有通宝钱。金代贞元年号钱,在2009年之前的泉谱类著作中皆没有记载,故其属于比较典型的脱谱纲要钱之一。
随着近年辽金钱币纷纷下山出林,贞元钱也得以现身。其中,贞元元宝钱,首次进入李卫先生所著,2009年底出版的《辽金钱币》一书。其载贞元元宝,为光背折三型铜钱,出于吉林金信州遗址。由此,便印证了海陵王贞元年间不仅行钞,亦同时也铸钱与钞并用的史实,从而填补了长期以来的金代铸币空白之一。
贞元元宝,除了《辽金钱币》书中录入品以外,这几年有又有不同之品发现。此钱即为“贞元元宝楷书背星月”式,愚帐中有幸猎藏。今日特将其发于博客展示,实物实证,以分骡马矣。
鉴赏本品,辩锈识浆。一眼可见,本品铜色青中见黄,熟老可鉴,乃青铜质地无疑。其鲜明薄锈,正是那东北罐装窖藏之典型锈相。其锈垢交织,包浆老熟,裹缚钱体,质地紧实。锈皮之壳有层,质地生硬不糟,锈垢锈皮亦是分布自然。其天成之相,稍有东北罐装钱识者,皆可曰此乃开门之锈相是也。
复鉴二步,观铸识体。展目本品,其体铸制精整,直径为34毫米,重约13.29克,厚薄适中,可为折五型定(前年早些时候愚曾展示此钱光背银、铜二品,时以折三定,反复思辨,此径当为折五更为妥当)。续观铸相,其相方圆廓正,地章坦平,穿轮修整干干净净。其字廓纹饰深竣挺拔,更是自然而有度,毫无故作高凸之态。本品之背,可见略有向上移范,与之前展示的光背类似,可见其同炉同范之本色铸相。无需赘述,此等铸相实乃美制,金代官炉出品,十分典型而又自然,铸相开门,自无二话矣
续鉴三步,品文识书。观阅其钱文,其书乃典型楷书书体,书法地道,功力非凡。其字布局协调,笔划横直竖立,起顿有力,转折见锋,好一派潘安俊朗之貌,十分惹眼,实乃真正美书是也。复观其背,穿下星纹,穿上仰月纹各一,鼓凸有度,清晰可见。如此书相,无需再说,其凸显金代官炉铸币美书之貌,盎然本色,开门书相,无比令人信服。
三相一材,过关斩将,毋容置疑。以愚眼界耳闻所及来看,贞元元宝此式的光背钱相对数见,而有背星月纹者,亦今为止,大大少于光背。故,其亦是难得好钱。总之无论光背还是背星月,无论楷书篆书,贞元元宝所见不多,都是极佳的金代藏泉、
最后啰嗦几句,就此等罐装薄锈之品,定有那不识者,或看不惯者要言之什么伪臆之品,这也难怪,时下某些泉家,并非不知为不知,偏要装知,信口胡言,编造否定之语惑众欺生,此也是当今辽金钱之现状,自不需再细表。随着时间推进,病树前头万木春之景必至,不急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