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大,乃大辽国末帝天祚帝耶律延禧最后一个年号(公元1121—1125年)。天祚帝于公元1125年2月,即保大五年为金军所败被俘后亡,大辽灭。
由于保大年号在历史上有南唐元宗李璟用过(公元943—957年),还有越南末帝于二十世纪早中期用过。因此,早前所见之保大元宝钱,要么定南唐钱,要么将保大通宝钱直接说成安南钱。无视辽代保大年号颁行时间五年,存在铸期诸多条件。
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基于铸钱在辽代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如其它年号一般,辽代保大年间不可能不铸钱。 随着近年辽金钱币于大东北纷纷下山出林,历史的迷雾逐渐驱散,经藏家收集,研者考证,辽天祚帝保大年间先后铸有保大元宝和通宝二种宝文钱。
愚博客之前亦展示过辽铸保大元、通宝钱,事实可力驳某些歪理邪说。今再将另一品“保大通宝背契丹星月”折五钱帐中点出,发上博客展示,以再添有力之证矣。
辩锈识浆,以断新老。展目本品,盎然锈色,绿蓝相间,分布自然。部分锈垢结成皮壳,裹缚钱体,生硬不糟。不锈之处,但见包浆凝重,老道踏实。进而可识其青铜质地,可察其铜色熟旧。一言以蔽之,其锈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凸显耄耋,开门锈相,无可置疑。
观铸识体,以分官私。不难看出,本品铸制规整,铸相显示方正圆矩,平坦地章,穿轮干净,穿口形态自然。其字廓清晰,深竣而自然有度,毫无做作之态。其背虽稍见平漫,然亦是清晰字廓可辨,铸相亦显自然。量其直径为37.5毫米,重约20.96克,铸体较厚,折五形制大小确定。毫无疑问,本品之铸相,一派辽代官炉铸币本色,其门自开矣。
品文识书,以辩铸者。本品面文“保大通宝”四字,旋读,隶书书体。其书意凸显拙率,然布局协调,字形大小规范,笔划横直竖立。其中,文字可见笔划略有省缺,自然而然。无需细表,此等书意,汉字辽写,彰显辽钱书相神韵,其独有风范,可一眼确定辽铸无疑。
值得注意的是本品之背。可见其背穿上下,乃为契丹文书写之“契丹”二字,书意率真而自然。此可力证此钱之辽铸。同时,穿右左为星月之纹,纹形鼓凸有度,大而鲜明。根据愚之前展示的此钱光背来看,其面文乃同版同模,加之锈色完全不同,故相互佐证,可力排某些人所谓伪制之议矣。
毋容置疑,本品三相一材,廉颇黄忠,可过五关斩六将,本真之品确定。这种背铸契丹(契丹文)星月的钱品,在其它年号上亦见有出现,可见其乃为其时的一种铸制形制。以愚眼界所及,这种背契丹文之品,相对更为稀罕,较为难得。
总而言之,尽管今还大有人对辽铸保大元、通宝钱,以及辽代诸多铸币很不以为然,以己之短视和孤陋寡闻,继续抱着陈旧之见不放,无视历史和实物之证。然而,只要实物经得起审视,病树前头万木之春的来临,始终是必然趋势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