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道元宝钱,乃南宋孝宗赵昚乾道年间(公元1165—1173年)铸币。乾道钱面文为楷、篆二书体,旋读,主铸材质铜、铁。其楷书钱据传为孝宗御书,诸谱曰铜钱仅见折二型对钱。其中,光背及有星月纹者较多。乾道钱的特点是多有纪监背文。而乾道铁钱,面文为真、隶、篆三体,小平、折二、折三品种更为繁多。
阅谱可知,有乾道元宝“勾乾”版二式铁钱录载,其折二大小,遗存不多,收藏价值相对较高。此表明,乾道元宝钱之“乾”字左边有“勾乾”和“乞乾”两种写法。只不过主要写法是以“乞乾”为主而已。
由于诸谱不载乾道元宝“勾乾”版铜钱,现实收藏中,亦十分罕见该式铜钱。因此,愚所藏这枚乾道元宝“勾乾”铜钱,便显得有些金鸡独立,很值得赏析了。今特将其帐中择出,发之于博客亮相。
首先,辩锈识浆。展目本品,可见其乃薄锈之貌,其正是出自东北罐装窖藏,千里挑一。有东北罐装钱锈色辨识能力者,皆一眼可辨其乃薄锈浓浆,钱体之上锈垢结成皮壳瘢痂,分布自然,附着踏实,且呈坚硬之质。察其包浆之下,铜色泛青,实乃青铜质地,铜色亦是凸显熟老。一言以蔽之,其锈浆自然天成之相昭然,新伪不可做之,锈相之门可开。
其次,观铸识体。上手可感,本品铸制精整,直径为32.5毫米,重约9.82克,铸体厚薄适中,乃折三形制可得确定。其铸相显示,方圆廓正,平坦地章,中宽缘,字廓深竣挺拔而又自然有度,钱文布局协调,穿轮修整干净清爽。无需赘述,此等精整铸工非官炉出品莫属,铸相可谓开门。
再者,品文识书。不难看出,本品钱文书体乃楷书之体,书意端庄,书法用笔力道盎然,文字笔划横直竖立,一丝不苟。其书意虽然与折二铁钱有所差异,然,可觅乾道之书风格神韵。因此,由其书体书意可断,其乃乾道官炉出品,难有二话,开门书相。
几番鉴赏辨识,三相一材,均难见疑点。故而,愚见以为,本品“乾道元宝楷书光背折三”钱,可断其实。从其直径和铸相来看,其当属以铜铸制的样钱性质。也正因为如此,其并未鼓铸流用,而仅作试样,由此导致其遗存量罕,匿藏很深,发现很迟,之前诸谱亦为不载。
从宋代泉史来看,泉品和版式形制甚多,流用和试样,遗存吨计和枚计均有不少,这也是官炉铸钱之常法。我们在没有准确详尽档案记载的情况下,后世只能根据遗存实物来加以辨识考证,只要品正貌确,于理于实皆可得通,则其便是确定的历史实物,而非主观臆想什么“可能不可能”矣。
以愚之眼界所及,此乾道元宝楷书光背“勾乾”版折三铜钱,还未见公展报道,虽难以断其仅见,然似也可言其十分罕见。其不仅极具收藏价值,而且可为乾道铸钱再添珍式,也极有研究价值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