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通宝,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铸“天启通宝”钱。天启钱钱文楷书,大小皆备,尤其是版别繁多,史来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发现约五十余种。其形制为初期铸小平,后始铸当十类大钱等。
明天启通宝钱,主铸材质铜,制式主要有光背无文和背文两大类,其背文比万历钱复杂,计分记重、纪值、记局、记地等。从目前情况来看,尽管谱载若干背文版式,然亦似乎未曾穷尽。愚即收藏有一枚脱谱且极为罕见的背文天启通宝钱,今特将其帐中点出,遣之上博,一展其貌,并说明其背文之复杂,至今难以尽知尽晓之实矣。
展目本品,品文识书。首先可见本品面文“天启通宝”通宝四字,楷书书体,布局协调,横直竖立,“天”字舒展开阔,整体书意正是明天启通宝钱钱文书写之典型风格,故而一眼可断其乃明天启官炉钱品。
其独特罕见之处,在于背文字,但见背穿上书“工”字,穿下书“平”字,书意笔划较为粗壮端正。其中,“工”字可明断其乃工部宝源局所铸,诸谱所载亦是有穿上“工”、穿下“工”和穿上“倒工”等三式小平钱。而穿下“平”字,则无见谱录。因此,其乃脱谱罕式无疑。
而至于此“平”字,目前还难以精确考证具体所铸,因穿上“工”乃工部宝源局所铸,故铸局已然清楚,那么“平”字,则应当为铸地,十之八九不离。因此,此钱可谓铸局铸地双标之品,至今来看,在明天启通宝钱中,实属罕见独特。
再察此钱,观铸识体。可见本品铸制规整有加,其直径26毫米,重约4.26克,厚薄适中,形制较标准小平钱大,然不足折二尺寸,因此,可定其小平大样,合情合理。其铸相显示,方正圆矩,平整地章,面背字廓深竣有度,钱文缘廓清晰有加,穿轮亦是干干净净。显而易见,此等铸相自然规整,官炉之品质凸显无遗,铸相是为开门矣。
复观本品,辩锈识浆。一眼看就,本品乃熟坑薄锈,地章之上绿锈薄染,整体包浆浓厚,熟老润和,附着紧实,不虚不糟。察其铜质,黄铜质地,铜色在包浆之下熟老可感。无需赘述,识者不疑,正是一派昭然自然天成之相,开门见山之锈相矣。
三相一材,可过关斩将,毋容置疑。以愚之眼界所及,此背“工平”天启通宝钱,至今十分地罕见甚至是仅见,可谓一品难得的明天启通宝珍稀版式钱。由于其乃小平大样形制和背有独特之“平”字,因此,基本上可以定其试铸性质,这也正是遗存罕少之重要原因之一。愚有幸猎获之,实乃幸运。如此也表明,古泉之铸繁复,无论大藏名家,无人可做到尽知通晓,只有不断发现和认定,不断补充泉谱,方才为硬道理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