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至六朝时期《大吉五铢》铜钱珍赏

标签:
汉代至六朝大吉五铢遗存少赏品收藏 |
分类: 先秦五代十国 |

尽管如此,也不是见之不到。有幸,愚亦曾猎获该“大吉五铢”钱一品,今日特将其帐中点出,发上博客一赏。
品赏此钱,观铸识体。可见其铸体较为规整,直径25毫米,重约5.97克,铸体较为厚重,平钱大小。其铸相显示,方正圆矩,平整的地章,广穿,穿轮干净,字廓深浅有度,清晰可辨。面穿无廓,背则有廓。其钱文布局规范协调,铸相端庄。无需赘述,此铸相显示乃其时官炉所铸正品,可以肯定之。
鉴赏此钱,品文识书。其面文“五铢”二字,篆书书体无疑,书意规矩而端庄。另一方则有“大吉”二字,似篆似隶,字形小于五铢二字,布局协调,书意端正。值得指出的是,该“大吉五铢”钱,文字排列乃传形,即“五铢”和“大吉”均是左右排列读序。而传形读序钱,在半两和五铢等钱中,均有出现,无需再证,无非此非常规排列之钱更少见而已。显然,钱文书意乃至读序,均无见异邪,乃十分可靠之品,书相无门不开矣。
察辩品貌,辩锈识浆。一眼可感,本品锈相较为独特,耄耋之相,老态龙钟,锈垢漫漫,紧裹钱体,锈质十分老道生硬,通体锈色灰中戴黑,乃典型干灰坑中所出,十分正点。轮边薄锈之处,可察其青铜质地,老熟之铜色。毫无疑问,本品锈相毋容置疑,地道真切,锈相之门无不开之处矣。
关于此钱准确铸期,其说不一,诸谱也论述甚少,然皆认其真实到代。检索资料,可见有旧谱述及一二,曰:“梁武帝普通四年(公元523年)又铸“大吉五铢”、“大通五铢”、“大富五铢”三种铁钱,背纹皆四出。然此三种铁钱迄今未见出土,传世仅有“大吉”、“大通”两种各数枚,而铜钱两者均有,铁钱唯“大吉”一品。”
另有见描述称,之前泉家有谓六朝时之民铸,亦有疑为后人伪作,至今尚无明确之论。1935年南京出土萧梁四出五铢合土范一坑,其中出土有以“大吉五铢”、“大富五铢”、“大通五铢”三钱合一范为最奇。然考其形制、书体等,又与传世大吉、大通钱殊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