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缘篆书大定钱
折三珍式殊难得
金代珍式《大定通宝篆书宽缘折三》铜钱展赏
大定通宝,乃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年间(公元1161—1189年)铸币。其书体形制以瘦金书小平钱为主,有光背和背地支纪年文字,铸量则是金代钱币中最大的品种之一。其中,小平光背铜钱铸量最大,遗存较为丰厚,是金代铸币中少见的普通品种。其余背文者价值稍高,但也有少数背文者遗存较少,价值较高。
大定通宝钱在之前的诸谱载品中,皆为楷书书体(主要是瘦金体),未见录入过篆书品种。而从最早的泰和重宝钱可见金代铸币是楷篆双书钱,通过近年大东北地区辽金钱下山出林后,所发现的金代其它年号篆书钱来看,可以确定无疑的乃是金代铸钱是楷书和篆书两种书体。而除泰和重宝钱之外,金代其它年号之篆书钱,虽然均发现晚,发现量稀薄,然可完全证实之。
在此过程中,大定钱也不例外,其篆书钱也随着近年辽金钱下山出林而终得现世亮相。藉此,今也将本人所藏一品折三型大定通宝篆书钱上博展赏。
辩锈识浆。可见本品出自东北冻土窖藏,钱体保存完好,具东北冻土生坑之特有锈色。其翠绿之锈满覆,斑驳附体,成皮结壳,锈质纯真,薄而生硬,分布彰显自然。其薄锈之处,可感钱体铜色泛红,青铜质地,色相老旧之感鲜明。一句话,其锈相真实不虚,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伪所难及。故其锈相之门大开,大小兴安岭直入眼底矣。
观铸识体。不难看出,本品铸制精整,直径32毫米,重约11.44克,铸体稍厚,折三形制无疑。其铸相显示,方正圆矩,平坦地章,字廓深竣挺拔而有度,穿轮修整亦呈干净之态。其中,其背稍见移范,缘廓深浅适度,凸显自然铸相。同时,可见其面背缘尺寸皆较宽,是为宽缘,此与该钱瘦金书体钱之细缘实为不同,也算是特征之一。毫无疑问,本品铸相非世宗官炉而不可得,铸相可谓开门矣。
品文识书。展目本品,篆书书体,一目了然。其书意端庄隽美,字形笔划一丝不苟,布局协调,横直竖立,美书无疑。其中,“大”字接穿廓,字形笔划相对较粗,隽美之中,更增几分遒劲之感。无需赘述,本品书相可谓开门见山。
三相辨识,美书美制,金代铸币之特点展露无遗。之前,大定通宝、元宝折十篆书钱已见公展。而折十篆书,皆为细缘。根据愚眼界所及来看,此宽缘折三篆书,似乎更为稀罕,难得一见。其得存世,为金代大定钱再添珍式,实乃幸事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