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稀罕的《隆兴通宝光背铁范铜钱》展赏
标签:
南宋隆兴通宝铁范铜稀罕赏析 |
分类: 两宋 |

总体来看,隆兴钱遗存有量,较为普通,其中通宝少,且铁钱遗存亦少,具有相对价值。谱载,隆兴通宝钱无铜钱,仅有铁钱两式,其中一品为狭穿,较少见。而既然有铁钱,就必有铁母,以及可能有铁范铜钱。无非看其后世发现有无遗存而已。
在猎泉过程中,愚曾有幸收藏到一品隆兴通宝狭穿折二铜钱,实乃稀罕之品。今日便将其帐中点出,遣之上博,赏析一番。
展目本品,辩锈识浆。可见其浑身上下,重锈浓浆,满裹钱体。察其锈质锈垢,凸显坚硬老道,刃刮难撼。其锈皮之壳层层叠叠,锈色深浅相间,分布彰显自然。续察可见包浆,老而凝重踏实,可感其青铜质地,铜色熟老。诸般检视,本品锈相,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实乃毋容置疑矣。
续而审之,观铸识体。不难看出,本品铸体十分规整,直径27.5毫米,重约7.18克,铸体厚薄适中而略显偏厚,折二大小明确。其铸相方正圆矩,坦平地章,字口深竣挺拔而又有度,穿轮更显干干净净,虽锈较重然难言其上佳铸相品质。由此来看,愚见以为,其似乎具备铁母之相,只是因部分笔划相对较粗,恐做铁母不适合,故以铁范铜钱断之。总而言之,不管其是铁母或铁范铜,其铸相显示官炉品质,却是实实在在,无需有疑,其门可开的。
再察钱文,品文识书。不难看出,本品乃楷书书体,其书意整体上端庄规范,钱文直读,笔划颇见力道,文字笔划横直竖立,顿捺自然,布局协调规矩。无需赘述,此书此意,显示其官炉出品应是毫无疑问。故其书相开门矣。
值得进一步指出的两点。一是,从本品书体书意来看,其与谱载铁钱拓图相似度很高,应属同母所生;二是,此钱形制也是狭穿,与狭穿铁钱无二,仅背缘廓略显宽,而这应该是铁钱磨损较大导致的自然差异;
此外,从书体书意看,其乃鲜明南宋铸币风格,故可以肯定。提及这点,主要是因为有百度条目录入另一种说法,乃笼统称隆兴通宝铜钱为西辽所铸。关于这个问题,其主要论点源自华谱所载一品“金质隆兴通宝”钱拓图,且注明出自浙江慈溪。而观此金钱,钱体小于通常小平,且读序为旋读,与此品和铁钱不同,书意也似与辽钱风格接近,加之有与金钱书意风格相类似的铜钱与东北发现,故得此论。然而,综观本品及其铁钱形制和书意风格,其与辽钱辽韵相差明显,因此,其显然不属于所谓西辽铸币,此是毋容置疑的。
顺便提及,查《中国历代年号考》一书,可见关于“隆兴”年号有二记,其中肯定的是南宋孝宗之隆兴。另就是似是而非的,即北宋末年奉议郎赵谂谋反,有说未尝用隆兴年号,也有曰“……言赵谂谋反,常欲以隆兴纪元。”总之,关于赵谂谋反(后伏诛)是否用过“隆兴”年号,史书并无明确记载,说法莫衷一是,加之其时短,故铸币可能性极小。而至于西辽是否又铸隆兴钱,那另当别论,此处不言及。
综上所述,通过本品的一番考辩,我们可以肯定的说,本品无异无邪,开门见山。同时,其乃南宋隆兴通宝铜钱而非西辽铸币,也然完全可以确定。由于本隆兴通宝铁范铜钱,至今仍然罕见之,因此,其不仅可为隆兴通宝钱再添一品种,而且也是十分珍贵的一枚南宋泉品,当然,这也为我们提供了区别于具有鲜明辽钱风格的隆兴通宝铜钱的重要实物,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理清一些谜团而提供至关重要的帮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