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天显“年号,历史上先后有辽太祖、辽太宗和应天皇后使用过。因此,至今所发现的天显钱币之准确铸期较难认定。据裴元博先生考证,这三个辽天显年号均可能铸有天显钱,因此,他认为:“太祖、太后、太宗称制时都铸了自己的天显通宝。因为太宗大同年虽仅仅四个月,竟铸了大同元宝、大同通宝、大辽元宝三种钱。太祖在位8个月,太后称制16个月,都铸了自已的天显钱应是勿庸置疑的。至于哪种版式的天显通宝是哪个人铸的,恐怕任何人也说不清,也没必要继续探索,就让它永远成谜给人留下个想象的空间吧!”
谱载“天显通宝“钱,通常认为乃辽太宗耶律德光天显年间(公元927—936年)铸币。早前视为大珍。自出以来,多有争论,甚至还认为仅二枚存世,且还有一枚去了日本。后,又出,钱币界亦逐步认可。近年辽钱下山出林,总体品枚相对渐多,版式各异,形制大小皆有,有的形制版式仍极为稀罕。
通观辽代铸币,元宝和通宝双铸,而元宝钱又明显少于通宝钱。天显钱亦如此,通宝发现相对较多,而元宝却至今仍然十分罕少。是故,今日特将愚帐中所藏一品天显元宝光背小平钱,帐中点出,拍照上博,一亮其容。
鉴赏本品,辩锈识浆。一眼可见,其锈色莽苍,锈浆较为浓烈,满覆钱体,其绿锈黑浆相间,分布自然,锈色锈质纯真,坚实老道。脱锈之处,包浆凝重,踏实无虚。可感青铜质地,老熟铜色。此等锈色,过关斩将,无异无邪,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无话可说,老而开门矣。
观铸识相。上手本品,可见铸体规整,中规中矩,直径25毫米,重约4.8克,厚薄适中,比通常标准小平钱稍大,然仍是小平之形制。其铸相方正圆矩,平整地章,面字廓鼓凸有度,文廓线条清晰,穿轮亦是干干净净。察其背,缘穿廓皆为平漫,模压不深,然却呈自然之相而无做作之态。显而易见,其铸相具备官炉品质,凸显时代特征,可谓开门见山。
品文识书。不难看出,其钱文乃“天显元宝”四字,书体隶书,旋读,左挑元。察其字形,几无省笔,然书意拙率古朴之感却十分鲜明。一眼下来,可感辽韵盎然,辽钱风范依旧。无需赘述,本品书相无异无邪,开门无疑矣。
此天显元宝光背小平,就目前而言,所见公展亦少,应该比同形制的天显通宝钱更为难得。而如前所述,其铸主是谁,铸期是哪,并不好确认。愚见以为,相对而言其乃辽太宗时期所铸的可能性更大。不管如何,其辽钱本色,稀罕遗存却是实实在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