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代极罕的《五铢背群星君宜子孙官官和吉》连体银钱

(2014-12-12 07:23:41)
标签:

汉代

五铢

君宜子孙官官和吉

极罕

珍赏

分类: 先秦五代十国
 五铢连体背吉语   群星闪烁珍银钱
汉代《五铢背群星君宜子孙官官和吉》连体银钱
汉代极罕的《五铢背群星君宜子孙官官和吉》连体银钱
        铢钱铸期绵延七百余年,在中国铸币史上绝无仅有。由于历史时间跨度长,铸量极大。因此,不少五铢钱精确断代不易,尤其是一些有特殊纹饰或文字的品种,断代更是困难。故,在历谱之中,便将其以“异品五铢”为类,铸期判断则宽泛的断其由汉代延至六朝。

 据考,五铢异品类,有笔式有别的行用钱,亦有背纹饰或文字的类型。而这种形制大小与行用钱一致的有背纹饰或文字的五铢钱,依例不划入民炉厌胜钱范畴,而是得入主泉谱之录位。

 谱载,五铢异品中有“长宜子孙多星”等背文纹饰钱。如背穿上下个四联星(四颗星有线条联接一起),穿左右四字为篆体“长宜子孙”(愚博客曾展示)。其定级不低,虽非珍罕之品,然也非唾手可得之物。

 古泉史铸繁复,后世匿藏无准,古今天下泉家不知或者诸谱未录的泉品不少,何况五铢这跨度七百余年的铸币,未知者更非一二。故而,今日所展赏的,便是愚帐中所藏的这样一品特殊而诸谱又未曾录入的五铢钱。

展目鉴赏之,一眼可感,本品材质为银质,其包浆黝黑凝重,浆质老道,紧缚钱体,深浅自然。浆相显示,其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可谓开门老相,纯真无疑。

续观铸体。可见本品乃二连体钱,两枚钱体紧挨,利用浇铸银液将两枚钱体自然连接起来。其总长48毫米,重8.63克,重量乃银无疑,单枚直径与通常五铢钱大小相当。铸相看,其形方正圆矩,平整地章,字廓纹饰皆深竣清晰而又有度,穿轮则呈干净之貌。无需赘述,此铸相和足重,实乃官炉铸品,无需有疑矣。

再品钱文纹饰。本品两枚钱面文“五铢”二字,篆书书体,典型本色而无需详述。值得一提的是其背文字和纹饰。在两钱面文同版同模版式一样的基础上,其中一枚背穿上下右左,直读“君宜子孙”四字吉语,其字篆书书体,笔划纤细,字形清晰有加,书意古朴,时代特征鲜明。四字之间,各分铸一颗星纹,形成背“四星君宜子孙”,查谱可知未曾有载。而另一枚之背则是绕穿上下左位铸了十三颗星,而在穿右铸“官官和吉”四字。需要指出的是,此“官官和吉”的“和”字,字形较为奇怪,愚才疏学浅,目前难以准确释读,故,以另三个字加起来做猜测,暂时读成为“和”字矣。故,其背就读成背“十三星官官和吉”,与另一枚一样,亦是吉语。

本二连体五铢背星纹吉语银钱,至今极为罕见,目前已见博友展示过三连体五铢钱,连接方式与本品相同。因此,基于五铢异品具有多种文纹之式,本品之背文纹当属无疑。而至于其铸期,愚见以为根据背文可大体归入汉代所铸,而要精确则难查考,但是可以肯定其不离整个五铢钱之七百年铸期之内。总而言之,其独特稀罕材质又为银质,实属十分难得,尤值得藏之矣。


汉代极罕的《五铢背群星君宜子孙官官和吉》连体银钱

汉代极罕的《五铢背群星君宜子孙官官和吉》连体银钱

汉代极罕的《五铢背群星君宜子孙官官和吉》连体银钱

汉代极罕的《五铢背群星君宜子孙官官和吉》连体银钱

汉代极罕的《五铢背群星君宜子孙官官和吉》连体银钱

汉代极罕的《五铢背群星君宜子孙官官和吉》连体银钱

汉代极罕的《五铢背群星君宜子孙官官和吉》连体银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