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三国蜀《直百五铢背为•五》铜钱珍赏

标签:
三国蜀刘备直百五铢为五罕见品 |
分类: 先秦五代十国 |

直百五铢钱文篆书直读,特征是“五铢”二字较为瘦长, “直百”二字宽矮。其面背有内外廓,多光背,常见水波、星纹等纹饰。另有少数背铭篆书“为”字者,以示铸地为益州犍为郡,亦被称为“犍为五铢”,此系方孔圆钱中最早之记地钱。背“为”式有背加铸或背加刻阴文文饰,也有背铸阳文,如“为”,“工”,“王”,“十三”,“七”、“十”等字或四出纹。由于铸造工艺的水平不高,因此直百五铢钱普遍品相欠佳 。
直百五铢钱虽然总的遗存有量,不是很珍稀的钱币,然,由于其背式稍繁,有的较多,有的较少,甚至罕少,因此,其收藏价值高低也有不同。阅谱可知,谱载直百五铢背为,阴刻数字和汉字纹饰多品,但却不见有背“为•五”之品录载于谱。如此,便凸显愚帐中所藏这品“为•五”之珍贵了。故,今日特将其帐中点出,公展亮相,以证其实,以飨泉好。
察本品之锈色,可见其乃早年出土之物,坑相乃处于生熟之间,其绿锈覆盖,土沁锈垢凝重,踏实不虚。薄锈露铜之处,包浆凝重老道,耄耋之相昭然。但见铜色熟旧,可感其乃青铜质地。无需多言,此锈相呈自然天成之相,真实可靠矣。
观本品之铸相,可见其铸制水准相对而言确实有欠规整,然仍可感方圆廓正,地章平整,字廓清晰鲜明鼓凸有度。其轮边干净,然穿口可见未曾干净清理,尚有明显流铜未净。其中,可见其缘廓呈现鼓圆之态,亦显深竣。其直径28毫米,重约8.33克,铸体较为厚重。由此也可以断定,此钱乃早期初铸之品,用料实重,而非后期减重趋薄之品。很清楚,本品铸相符合官炉所铸之该钱的基本而典型特征,开门无疑。
辩本品之书相,可见面文“直百五铢”四字,直读,篆书书体,文字清晰,书意虽不甚端,然亦横直竖立,布局协调,符合该钱书体书意之本色,书相实乃开门见山矣。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本品背穿左一个“爲”字,说明其乃“犍为五铢”无疑,此外最罕见的是穿下阴刻“五”字。如前所述,该“五”字,似为脱谱之品,十分罕见。由于该钱背有阴刻数字几品入谱,因此,尽管谱不见录,在铸相锈相无疑的前提下,可以明确认定其真实性。因为,既然有“七、十”等数字,那么此有“五”字便理所当然了。而事实上,早也见识背为“六”和其它数字之钱亮相。这说明并证明了直白五铢背为钱之背阴刻的数字是从一到十以上,是一个系列。无非,这些不同背数字的钱品遗存量不一,发现时间早迟有别而已。
以愚之眼界所及,再加检索,未曾见背直百五铢背“为•五”钱公展出现过,此虽然不能说本品就是什么“孤品仅见”,然可以确定“为•五”钱之稀罕矣。这也表明,古泉纷繁,天下泉谱,难有尽载之实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