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精制《宝武局同治通宝部颁样钱》展赏

标签:
收藏同治通宝宝武局部颁样钱美赏 |
分类: 明清 |

据载,清代国家授权户部宝泉局铸造标准钱币式样,代表国家颁发给地方铸钱局,也包括工部宝源局。清前三朝各地铸造钱币时能较好按规范行事,乾隆中后期开始走样,到咸丰以后,部颁样钱已流于形式。晚清时期,朝廷对地方局减轻钱币重量、擅自改变钱币款式和钱文书体,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只要求数量达到。到同治、光绪时,地方局不按或者不严格按照中央颁发的样钱铸造钱币,已成通例。
故,今日特将愚帐中所藏一品同治年间的部颁样钱“宝武局同治通宝”钱,帐中点出,博发展赏。一观其精也。
赏鉴本品,观铸识体。一眼可见,本品铸体十分精整,其铸相方正圆矩,平坦地章,字廓清晰深竣而又适度,钱文笔划间隔有距,无粘无连,穿轮更显干干净净。其阔缘,外圈中规中矩,穿口正中。直径为27毫米,重约5.94克,厚薄适中,折二型大小。其钱板型光滑,无砂无眼,精到铸工彰显。十分明显,如此精整之铸相,符合部颁样钱之应有铸相,显然,此标准之品,部官炉所铸,毋容置疑,开门铸相是也。
续察钱文,品文识书。可见本品,书体楷书,书意规矩大方,笔划横直竖立,粗细适当,笔划有锋,文字布局协调规范,风格统一,同治钱文之范儿鲜明。无需赘述,其端庄书意彰显部颁样钱典范,书相开门。
再说外貌,辩锈识浆。展目本品,可见其金黄质色,似金一般,实乃纯真之精黄铜材质无疑。虽然其崭露金黄质色,然其铜色颇具熟老之感,毫无火气刺眼之处。其地章已然黝黑包浆形成,踏实无虚,纯真自然。胴体之上,磕碰痕迹累累,点染些许红浆,更显自然本真之相。一言以蔽之,本品之锈浆材质,自然天成,精到标准,更是凸显部颁样钱之本质特征。故而锈相大门洞开矣。
显而易见,一番相识,本品可谓精美,实属难得之同治部颁样钱实物,至今遗存罕少,相对十分的珍贵。检索可知,宝武局同治通宝部颁样钱,罕见公展,由此可见一斑。有此美品实物,对于我们清晰认识清代部颁样钱之品貌,很有价值。同时,尽管其年代距今不太远,然也是收藏之佳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