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玉之罕见品《大型连体C形龙》珍赏

标签:
红山文化大型连体c形龙罕见珍赏 |
分类: 铜器、玉器、杂项等 |

四五十年来,红山玉器不断有所发现,公考私挖,有一定数量。当然,由于其工雕并不是很复杂,故自上世纪以来,红山玉器制伪较多。这也导致当今的红山玉器真假混淆,鱼龙混杂,经验不足者,有时难以辨识。愚收藏红山玉器不多,见识水平也有限,偶有所得,尤以谨慎为上。
红山玉猪龙,尤其是C形龙(实为猪与蛇的混合体,也是玉猪龙的一种)的发现,不仅使我们看到了中华龙文化的起源,而且开始认识了最早的中华史前玉雕及其工艺,以及各种凝聚红山人智慧和非凡想象力的玉雕器形态。故,C形龙,在红山玉器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关于C形龙,以器形似英文字母C而得名,外来语字进入汉语体系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犹如“沙发”一词一样,此不赘述。红山C形龙,早前据载最大者就是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之品,其身高26厘米。亦闻厦门上古文化艺术馆藏有身高34厘米者。而通常的C形龙,身高多在12厘米上下。尽管其器形大小不一,我们所见所闻的均为单体龙,未见有连体龙面世。
基于此,愚帐中所藏的一件C形龙,就十分珍奇了。其珍奇不在单龙形态,而在于乃两龙面对面连体。以愚之眼界所及,加之检索,目前为止尚属首见之品。时至今天,也不再秘藏,特将此殊品拍照上博展赏,以飨藏好。
鉴赏此C形龙。可见其身形粗壮,较之一般龙身为大。其身高15厘米,连体长29.5厘米,重约750克,故也可称大器。其单边龙形与通常所见的C形龙典型形态并无明显差别。差别在于,其乃两龙面对面嘴吻、龙尾相对连接在一起。从而构成倒8字形连体形态。根据相应特征来看,此连体并不是雕刻后尚未切开之两条龙的,而是最初设计就是要将两龙雕成连体。这主要是,两龙所有形态均正常,完备,非为切开之半成品,此其一;其二,可见龙之嘴吻,两龙共享了一条不宽的上翘中心,如果由此切开,则要么两龙嘴吻不全,要么一条不全。因此,可以确定其是刻意制作的连体龙无疑矣。
接下来,我们续鉴其真实与否。展目龙体,一眼可见,其乃碧玉做成,浓烈之土沁沁色,莽莽苍苍,沁癍成痂,土蚀现象浓重而鲜明,深入石骨。其沁癍沁蚀,斑斑驳驳,分布极为自然,尤其是两面土沁形态具有明显差别。毫无疑问,此乃五千年之高古古器,毋容置疑,真真实实,大门洞开,赤峰立见矣。
此外,穿孔是红山玉器最基本的形制构造。而穿孔的形态,更是鉴定红山玉器真伪的一个要害处之一。由此,专拍此处两图以作鉴别。可见其孔虽贯通,然孔中间并未对齐,错位明显。这主要是当时红山人钻孔是从两面对钻,故往往导致可贯穿,但孔心不在一条直线上(伪作使用现代工具,两孔准星很高,中心线不见错位)。同时,从孔口的夸张度也可见其当时工具钻孔之特征,内孔钻痕亦然,此不再多述。一言以蔽之,本器无论器形、制作、沁色,玉质等所有特征,皆无丝毫可疑之处,是一件彻彻底底,完完全全的红山真器矣。
由于此红山连体C形龙,器形独特,器身莽粗,极为罕见,因此,言其乃红山玉器中的又一件稀珍,并不为过。这里,非因本品在愚帐中收藏而王婆卖瓜,而是实事求是,是咋的就咋的,既不浮夸,亦不虚伪谦虚是也。而至于其为什么连体,或为公母相吻象征夫妻,或为某种特殊祭祀需要而作,凡此种种,终归主观猜测臆解,无法穿越五六千年,亦就不去臆猜了。余不多言,就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