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展赏议论了元代微型供养钱“天历元宝”。今日,接续再将帐中所藏另一品“大元元宝”微型供养钱帐中择出,发上博客一赏。
元代供养钱是元代铸币的一个独具特色的重要门类,且因钱体微小而遗存稀薄,今已不易见到。前文已经简单述及了元铸供养钱的背景和基本情况,故,本文便不再赘述了,直接赏品此钱。
首鉴锈浆,可见本品耄耋老锈,紧裹钱体,锈皮生硬,包浆老到,分布自然,铜色熟旧,青铜质地鲜明。无需赘述,其锈相乃一眼开门,无异无邪矣。
进观铸相,但见本品微小直径约15.2毫米,重约2.22克,指头大小,实乃娇小玲珑。其铸体方正圆矩,地章亦见平整。轮边干净,穿廓方正,穿口未曾修方而呈圆孔(与钱体太过微小,修穿较难有关),其中,钱文清晰可辨,字口深浅适中。以如此之微小的铸体,能得此铸相,已属非常不易。故从整体铸相察之,彰显自然,是为原铸无疑。
续品钱文,可见“大元元宝”四字,似隶似楷,书意拙率古朴,乃俗写体“简宝”之字,布局稍有歪斜,可感其确属寺观炉出之典型铸相。
无需细说,本供养钱,本真原铸,开门见山。检索可见,早在2005年中国嘉德曾经上拍一品传世“大元元宝”供养钱,时成交为1,100元,以其微小之躯,约十年前有此价值,亦属不低。后则极难再见上拍。至2013年,嘉德上拍一品直径为17毫米的“至大元宝”供养钱,成交价格已达5千余元,可见元代这种微型供养钱的价值增长很快。这一价值,虽然有竞拍因素,然而也表明了元代微型供养钱,遗存的稀薄难得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