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辽稀见《大康六年背四决阴刻寿福永昌》铜钱展赏

(2014-11-04 07:22:15)
标签:

辽代

纪年

大康六年

背阴刻契丹文

分类: 辽金西夏元
 阳铸阴刻双文钱  遒劲古朴特色品
辽稀见《大康六年背四决阴刻寿福永昌》展赏
辽稀见《大康六年背四决阴刻寿福永昌》铜钱展赏
       代的纪年钱是辽钱体系中的一个空前绝后的独特品种。其中辽道宗耶律洪基大康年间(公元10751084年)所铸的大康纪年钱至今发现品种数量最为丰富,其从大康元年到十年纪年钱(大康十年已经发现,更为罕少)以及大康万年品种皆齐全;材质银、铜、铅和鎏金皆已发现;钱文又分别有汉文和契丹文,形制大小不等,版式不止一二。因此,相对说来,大康年间是辽铸一个年号纪年钱最丰富的一个时期。

大康纪年钱不仅是铸量铸种最丰富的品种之一,同时也是最早出现和出名的辽代纪年钱。其中,据公开记载,1972年辽墓发现一枚“大康六年”钱,被当时的泉界认为是十分珍奇之品;后又发现“大康七年”钱,一样定为罕见珍品,并先后入谱,逐步得到了南北泉界较为广泛的认同。可以这样说,大康六年、七年两钱,由于个儿大、稀罕、独特而一度成为了辽钱明星。同时,由于当时此钱出于考古辽墓,自然南北专家们便省去了对钱的本身的考证,公考掘墓出来的东西,都信,不需要花力气去考证啥的,这也是中国文博界的一种常态。

从近年大东北地区的出土出窖情况来看,大康六年和其它年号纪年钱,早已非止几数,这从最早发现的光背当十型到近年新发现的背阴刻契丹文当十型,仅就大康六年钱而言,确已今非昔比,如果还抱着旧黄历不放,那只能是让后人笑话了。

余不多言,今日将愚帐中所藏的一品大康六年背四决阴刻契丹文钱,帐中遣出,博发一赏,也让某些脑壳儿始终开不了窍的人,再受下刺激矣。

展目此钱,绿蓝之锈苍翠,包浆醇厚。锈浆紧实,生熟相间,自然天成之相昭然。察其材质,青铜质地,熟旧铜色。如此这般,熟知东北坑口钱品者,一眼看去,罐装窖藏,开门见山矣。

移眼铸体,但见其铸相规整,方正圆矩,平坦地章,深竣字廓,干净穿轮。直径为40.5毫米,重29.29克,钱体厚重,当十型大小。其背穿四决纹,绕穿四周阴刻契丹文,整个铸体彰显莽壮遒劲,无需多言,其铸相乃辽钱之典型,非道宗官炉之出莫属,铸相之门洞开,闾山莽莽。

定睛书意,即见“大康六年”四字,布局协调和谐,隶书书体,书意古朴又具几分拙率,自然而无做作。其背阴刻契丹文,乃“寿福永昌”四字。而寿福永昌四字,在辽钱 中出现频率较高,也有以此四字契丹文为主钱文之单枚钱,大小皆具。如此,凡识辽钱者,皆可感其辽韵辽风一目了然,拍案开门。

本品将纪年与寿福永昌合体,阳铸阴刻,汉文契丹文双文展现,更具大辽铸钱之特色。而从遗存量上看,以愚眼界所及,至今仍属稀见,十分难得。正因为这些特点,其稀罕度已非早前光背当十可比(光背当然也不普通),这说明古泉发现渐次而来,若停滞不前,因循守旧,久之其眼必蒙内障,枉费一生矣。


辽稀见《大康六年背四决阴刻寿福永昌》铜钱展赏

辽稀见《大康六年背四决阴刻寿福永昌》铜钱展赏

辽稀见《大康六年背四决阴刻寿福永昌》铜钱展赏

辽稀见《大康六年背四决阴刻寿福永昌》铜钱展赏

辽稀见《大康六年背四决阴刻寿福永昌》铜钱展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