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稀罕《天盛元宝背西(大西)广穿小平》铜钱赏考

标签:
西夏天盛元宝背西珍罕铜钱赏考 |
分类: 辽金西夏元 |

而在天盛元宝钱中,有记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于内蒙包头出土小平铁钱一批,形制为广穿背穿上铸“西”字,考曰西夏西兴监所铸,今仍难得一见。此外,还有该铁钱铁母拓片入谱记载,珍罕难得。此后来皆被录入相关泉谱之中,应视为或泉界认定之真实。
由此看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之前,长期以来未发现天盛元宝背西铁钱,八百余年后,方得出土现世。这再次证明了历史上各代所铸钱币品种是一个逐步发现逐步认定的过程,因此,当现在、未来还有新的品种发现时,则属规律使然,一点也不用大惊小怪矣。
藉此,今日愚博客特将自藏之一枚亦今未见谱载和披露的“天盛元宝背西”小平铜钱,帐中点出,遣之上博一展,并结合实物略做实证,以分骡马。
展目此钱,辩锈识浆。可见本品品相较佳,薄锈浓浆,北地沙坑出土。其锈地章之上天青之色,紧缚钱体,踏实不虚,分布自然。缘廓可见薄锈,包浆凝重,青铜质地,熟老铜色。有北地坑口锈色之识者,无需赘述,其自然天成之相昭然,锈门得开,乃马之相,清清楚楚。
转睛本品,观铸察相。可见本品形制规整,直径24毫米,重约4.67克,小平形制可定。其方正圆矩,坦平地章,穿轮干净,字廓深浅适中,线条清晰无粘。察其穿口,乃广穿无疑,中等缘宽,背穿廓略平漫,其背“西”字较为深竣,十分清晰。此等较为优良的铸相,显示了其乃钱监官炉出品之应有品貌,是故,其相门洞开,乃马非骡,明明白白。
续深眼识,品文读意。不难看出,其钱文乃楷书书体,书意呈端庄之态,文字布局协调,横直竖立,笔划清晰。经与谱录天盛钱拓图比较,可见面文之书体书意乃为一致。由此可见,本品书门已经开,马相盎然,无异无邪。
值得一提的是,进察背“西”字,可见书意较为奇特,其呈“立体”布局,左小右大,整个字形更是趋大,此与铁钱和铁母之正写“小西”有所差别。如此,这点差别是不是说明本品本真可疑呢?回答是非也!
理由是,本品与谱载背西铁钱制式上一致,即皆为广穿,且书体书意风格一致。另外,前述本品铸相显示,其虽为铜质,然却不具铁母钱之相,可断其乃通常行用铜钱。而又由于其背“西”字大而略倾斜,因此,也不似铁母所出之铁范铜。既然如此,那是什么呢?其实无需赘述,其正是一枚铜质背西行用钱。如果我们考虑到其遗存极为罕少,长期不见,且品相较佳,故完全可以说是当时所铸的铜质试样钱。试铸少量之后,又因西夏少铜多铁,故另开模改铸背西铁钱,导致其至今遗存罕少,难得一见矣
此外,还值得注意的是,本品与铁钱与铁母之另一不同之处,那就是其非窄缘,而是中等宽缘制式。由此也可以进一步断定其是另一不同于铁钱的背西版式钱。也可证其试样钱之性质矣。
综上所述,本品“天盛元宝背西(大西)小平宽缘”铜钱,基本上可断其乃西夏西兴监官炉本铸试样之品。正如背西小平铁钱八百多年后方才得以发现一样,本品稀缺铜钱,发现更迟,则无丝毫值得怀疑之处。此并不属于考证新品之必要条件,而只需根据实物本身的诸般特征加以辨识,若无伪迹或者有疑之处,则其真实可靠,当可确定。
广为检索一番,本品鲜有网展,愚眼界所及除本品之外,亦无复见。此虽不可轻率言其孤仅,民间他人有藏,也不能排除。无非,亦今来看,其存世甚罕而已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