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策府宝,五代十国时期楚王马殷乾化元年(公元911年)所铸之币。早前因其十分罕见,曾得封老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爵位。而随着时代旋进,此泉逐渐被更多发现或者展示出来。目前已见有银、铜、铁三种材质铸品面世。其版式约有三四种,然钱文风格基本一致,仅大小、钱文某些笔划书写略见差异。
愚在开博之初曾展赏过天策府宝银鎏金和铜质品各一枚,后又博发赏析过此钱铁质和铅质各一品。今日择机再将愚所藏另一枚鎏金传世品帐中点出,赏析一二。
展目此钱,地章黑浆,黄袍加身,此黄之色,非为黄铜,实乃鎏金。若只看图片,或者拿去网鉴,必被说成材质不对,伪赝之品。之所以如是,乃因其为传世品,传世有年之后,长期为人把玩,致使其表面鎏金摩擦细腻微薄,黄灿色质润而不耀眼。而这种金质色在图片上又较难更鲜明的体现出来。故,凭图片一览,往往致人走眼。
续察,其锈色包浆,由地章可见,稍有泉识者可感,其包浆纯真地道,色质黑红相间,熟润无比,分布自然,尤其是紧实之浆已经与钱之肉骨生成一体,踏实无虚,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传世之品相鲜明。
再观,其铸体厚重,直径40.5毫米,重达32.51克。铸相规整,方圆廓正,平整地章,深竣字廓,清晰钱文,干净穿轮。其轮边更是有修而彰显外轮圆滑,整体视觉,却具将军之风,遒劲威严。故而,仅就铸相言之,本品具备了马殷铸钱的核心风格,乃其官炉之作,并无丝毫疑点。
进鉴,其钱文书意,隶书书体,书意率真,笔力遒劲,流畅自然,书写特征鲜明,正是天策府宝钱之神韵所在。故而,书意一项,进一步可证此钱之实,无异无邪,马殷好钱。
现在而今眼目下,天策府宝虽然亦非很罕见,然遗存量也相当有限,伪作赝品亦可见,然,其仍然属于五代十国时期的珍泉之一,得之非易,也仍在情理之中。而相对来说,其如此质地的鎏金传世品相钱,则甚为稀见了。
而此类品相之钱,通常为泉家深藏箱底儿,故后来泉好,多难见到,有时不识,也属正常。有这么一些藏者专家,往往喜欢以自己的收藏经历和喜好,用自己的观点去判定天下五花八门的锈色泉品,少见者,未见过者,不是怀疑,就是否定。甚至把最好的真泉当成假的说事儿。说白了,要么是高估了自己的所见空间和水平,要么就是别有用心。一句话,真不能说成假,假不能因真当成假而摇身一变成真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