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龙凤呈祥背龙凤纹》民俗大钱赏品

标签:
收藏辽铸民俗钱龙凤呈祥铜色铸相 |
分类: 辽金西夏元 |

辽代民俗钱的识别,除了某些具有民族个性的文字和纹饰特征以外,涉及其它汉族熟悉的内容和纹饰的,其辨识主要在于形制是否厚重和汉字书写是否独特性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掌握了辽钱整体上的一些基本特征,则识别辽铸民俗钱,相对还是比较容易。
藉此,今日再将愚所藏一品较为独特的辽铸民俗钱遣上博来,小做辨识,以证其实。
此钱就其钱文四字来看,其正是中原汉族最为熟悉的一句民俗吉语:“龙凤呈祥”。这四字,粗看会被立断中原地区所铸。然而,我们仔细审视其文字书写和书意,便会转变认识。可见,此四字似篆书书体,然而其又与汉字篆书的几种正规写法明显不同。
一是,其“龍”字最易识别,然其左半边的写法是上“立”几乎形成封口,下“月”则写成了“目”字而完全封口,若非右半边与“龍”字右边基本上相同,则此字也难识别;
二是,其“鳯”字写法也有异,整体轮廓来看,其与“鳯”字相似度较高,然笔划结构却相差颇大;再观“呈”字,若单个字来看,则很难辨识其为何字,其只是上部从“口”,下部则似“王”非“王”在“口、王”之间有所增笔,故只能结合四字去推读,方可确定其乃“呈”字;
三是,又观“祥”字,其基本形态可识,尤其是偏旁“示”明显,然而其右边“羊”字写法又有异,中间一笔向上封口,似“羊”非“羊”倒更像“单”字。
显而易见,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此钱上的“龙凤呈祥”四字,我们一方面通过起始的相对较明显的“龍”字进行半推半演,可确认其是“龙凤呈祥”四字;此外,在通过背纹上的龙凤纹进一步证明并巩固了这一识别。
此外,我们再看背纹饰的风格,可见其中凤纹较为明显,而龙纹略有含糊,可见龙爪,可确认其为龙凤纹。而这种纹饰风格的特征,在辽铸的其它遣上和器物上均不鲜见。可以说其纹饰风格确实也具有了辽代铸物描纹的典型特征。
因此,此钱从钱文书意和背龙凤纹饰上看,再加上其厚重的铸体以及泛红且与很多辽钱之铜色相同等特征,断其辽铸,便有了十之八九的可信度了。
最后,让我们再品鉴下其锈色铸相。一是,此钱通体泛红,乃青铜质地,铜色熟老,可能含低银。薄锈,然包浆浓厚而滋润,老道而自然,彰显天成之相。很明显,其质色与不少辽代大钱一般无二,十分正点;二是,其铸体规整,直径58毫米,重达119克余,厚重有加。其铸相莽壮,方正圆矩,地章平整,狭穿。字廓不算深竣,然亦清晰可辨。故,此钱之锈色铸相,更加分明的向我们展示了其时代特征,这些特征是明清时期的民俗花钱皆不具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