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珍罕《咸丰重宝背天下太平》特大型宫钱贺赏

标签:
收藏贺岁咸丰重宝天下太平特大钱 |
分类: 超大钱 |
天下太平,为中国应用最为广泛和持久的吉语,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最早应用,很难准确定位,一般可知乃汉唐开始。其中,就目前所知,“天下太平”四字出现在方孔钱上,最明显的可见辽代“天下太平”大钱。宋代以后,偶见有铸,直至清代,铸天下太平钱风气始盛,且成为官铸品种,并多用作宫钱和官方庆典之钱。如清代每逢过年,即有年号钱背加铸“天下太平”四字,作为皇宫中灯坠或者挂饰等。由此也可见,自清代开始,天下太平成为特殊的宫钱,也正因为其用途有限,官铸量仅是根据需要而铸,故在今天遗存不丰,其收藏价值在清钱中占有特殊地位,且早已非普通品种。
而今日贺岁之品,则可谓之清代“天下太平”钱之王!其直径达到118.5毫米,重达约470克。其体量,是亦今为止我们所能见到的清代最大之年号宝文加“天下太平”钱,当然也是亦今为止所能见到的有史以来最大的汉文“天下太平”钱(仅依愚目前之所见所闻而言,清早期有铸纯满文天下太平特大钱,本博有展)。此外,无论是听闻还是检索,除本品以外,目前未见有所提及,也未见公展。愚虽然不言其什么“孤品”,然,其可能是目前之仅见矣。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需要仔细而慎重的辨识一下此钱真伪,相相其貌体,是骡子是马,遛遛便知矣。
首先,当然是辩锈识浆。清晰高分辨率图可见,此品特大钱,莽莽锈色,尤可见斑驳。其锈黑中有绿,亦见红斑,皆十分老道,且分布自然。一句话,其锈坚实,似甲胄披挂,可抗刃击,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大门洞开见山。而再从其锈色之貌相来看,其乃出土之品无疑。愚得上天之眷顾,有幸猎获此钱于今东北地区第一线,自感无比踏实可靠矣。
其次,遛遛铸体,看其是否宝相。铸体可见,此大钱铸制极为精整,方正圆矩,坦平地章,边缘廓比例端正。其中,可见其字廓深竣挺拔,笔划清晰,间距适当,如峰屹立,如母之相。其穿口轮边,皆精修而彰显干净。显而易见,此等铸相,实乃典型宝马之相,非骡相可比,其只能是官炉精作,而非任何私炉可为矣!
再者,遛一下其钱文书意,再辩马骡。此钱面文为“咸丰重宝”四字,背文“天下太平”四字。鉴赏其书文,可感其楷书书体,钱文布局协调,书意端庄,横直竖立,笔划有力,彰显咸丰钱书意典型特征,盎然神韵,实为真实可靠。
其中,“咸丰重宝”四字,仔细辨识书意风格,与宝泉局所铸之咸丰重宝钱更为接近。同时,再与愚所藏的“宝泉局铸咸丰元宝背镇库”特大钱相类比,其形制大小基本一致。且出于同一坑口(此镇库大钱,待以后适当时间出展)。因此,愚见以为,此钱应该是宝泉局所铸,八九不离十矣。
这里,针对如此直径,还需要对其性质小议一二。显然,如此直径和重量的天下太平特大钱,不大可能用作宫中过节之灯坠,当然,也不可能为庆典赏赐之类。既然如此,那铸它何用呢?思量再三,愚见以为。有两种可能:
一是,其实际上为宝泉局所铸之开炉大钱。作为祈福之用,其与镇库钱性质有所类似。而我们知道,史来的开炉大钱,往往是背铸纹饰或者吉语,用以祈祷开炉大吉。因此,用“天下太平”四字吉语,亦是无不恰当的。
二是,其也是另一种镇库大钱。我们知道,“镇库”二字,就其本质上的意思而言,其寓意乃是吉祥富贵,兴旺发达,永镇财富之含义。换言之,“镇库”二字在本质上是吉语,而所谓镇库大钱,其本质上因此仍是一种由铸钱局官炉所铸的特殊吉语大钱,乃祈福之用。由此我们便不难看出,在其背上是铸“镇库”二字,还是铸“天下太平”四字,其吉语的本质意思并没有变,皆是祈福之用。是故,此特大“咸丰重宝天下太平”钱,可以说,也是一种镇库大钱。这里,我们也注意到,在谱载的宝泉局铸咸丰特镇库大钱中,只见“咸丰通宝背大清镇库”和“咸丰元宝背宝泉(满文)镇库(汉文)”两种,独不见“咸丰重宝”的镇库大钱,仔细一想,这似乎不合情理。由此,此枚“咸丰重宝背天下太平”特大钱,其所具有的镇库大钱性质,似乎便可以得到进一步证明了。
如果依照上述第二点之论。那么我们似乎可以看出宝泉局铸咸丰镇库钱的某种端倪。那就是,在三种宝文中,通宝背铸“大清镇库”汉文四字;重宝背铸“天下太平”汉文四字;元宝背铸“宝泉镇库”满汉文四字。三宝文都有镇库钱,而背字的意思表述本质上一样,但格式却不一样,从而有效的区别了泉局三宝文镇库钱。若如此,可谓宝泉局钱官之匠心独具,颇见深意矣。
综上所述,本品咸丰重宝背天下太平特大钱,其很大可能就是宝泉局的另一种镇库大钱,根据上述论述,而绝非愚爱屋及乌,王婆卖瓜,此论无论在逻辑上和实物特征上,是具有成立的理由的。当然,对此性质,仍可以见仁见智。然,不管什么说,此钱实乃极稀罕之品,且是汗血宝马一匹,是确定无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