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宝泉局咸丰重宝当十(珍宝版)》样钱赏析

标签:
收藏宝泉咸丰重宝珍宝版式 |
分类: 明清 |

咸丰重宝当十钱试铸量较大,是咸丰大钱中计值较低的品种之一,其铸造时间早,流通区域广。在诸多咸丰大钱之中,铸期最长、数量最大、版式最多、流通最广的,当首推咸丰重宝钱。自咸丰三年起,宝泉、源、直、蓟、济、德、陕、巩、福、苏、浙、河、武、宝昌、云、川、桂、黔、(宝安)迪、伊、阿克苏、喀什、叶儿羌、库车等钱局均先后铸造咸丰重宝当十大钱,基于此,咸丰年各局重宝钱存在较大量的不同版别、不同形制、不同材质的钱品。
咸丰重宝当十钱,虽然遗存量大,绝大多数品版皆不稀奇。尽管如此,其仍然有珍稀版别钱存在。这当中,宝泉局铸的咸丰重宝当十珍宝版,即是名气较大的一列。而所谓“珍宝版”,其即指“寳”字宝盖头下右不是“尔”字,而是“珍”字去掉斜王偏旁后的半个字形。
这种由宝泉局所铸的咸丰重宝当十珍宝版钱,诸谱有录,然曰母钱。甚为稀见。虽见公展有品,钱文笔划纤细,确具母相。既然如此,其存在子钱的可能性就极大。无非,这一版式的钱,铸造量少,遗存稀薄而至今不易见到而已。藉此,今特将愚所藏之一品宝泉局铸“珍宝版”帐中择出,上博赏析一二。
展目鉴赏。本品为水坑出品,钱体完好,品相甚佳,当年猎获时,长期留置册中,未曾有丝毫把玩,故其仍保留着当初出水清洗后原汁原味。通过略露铜之处,可见其黄铜材质,整体铜色熟旧感鲜明。水下形成的水垢皮和薄锈,仍然鲜明可见,包浆呈现踏实老道之质地和颜色。整体察之,其锈浆皮皆分布自然,一派天成之相昭然,可谓疑之难疑,开门见山矣。
侧目铸体。可见本品铸体十分规整,直径37.8毫米,重23.克余。其铸体方正圆矩,地章坦平,字廓深竣,穿轮干净,钱文笔划彰显清晰。其轮边精修倒角后,略具饼钱之形,缘廓之上依稀锉痕犹可见之,可见此钱经过精修,方具此等美品之相。由此铸相并结合其笔划粗细来看,虽然精整貌端,然笔划相对较粗,故非母钱,然却鲜明的具备了初铸样钱之范儿。故,一方面此乃宝泉官炉之作无疑,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未流通行用之母出子样钱矣。
再赏钱文。得见本品面背满汉文诸字,皆书写有范儿,规范端庄,笔划有力,横直竖立,起收自如,字形结构协调,布局端正规矩。显而易见,钱文书意上察之,此等范像,若非宝泉官炉嫡出,还能若何?
一言以蔽之,此枚咸丰重宝当十珍宝版钱,正是宝泉局铸造。其虽在一些名气大一点的谱中漏录(愚眼界难以尽览天下林林总总之泉谱,或有其它未见之书录),然不意味着其真实性不存在。换言之,其只要有母钱,就存在有样子钱出炉的可能,无非,实物究竟如何而已。这是因为,我们只能根据实物实证,而非依据泉谱载否来对泉品进行考证、辨析和认定。那种,将谱载与否作为鉴定真伪的做法,实乃本末倒置,贪图简便,违背鉴定方式方法等基本科学原理之做法。
同理,引申开来,那种只认过去名家所藏、只认某当今某某网站所鉴及其所买卖为真者,不仅是毫无根据的,也是违背鉴赏科学法则的。泉好,不在谁人所藏,不在谁认可与否,就其根本上而言,只在实物自身说话上。换言之,鉴赏的准确度高与低,与鉴赏者的收藏经历长短、学识高低、眼界广窄与否、心态是否端正、方法论是否正确,诸如此类,密切相关。若这些因素皆为低下,那便很难得到最接近实际的结论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