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代十国珍泉《天德通宝光背》铜钱赏议

(2014-03-21 07:25:28)
标签:

闽王

天德年

铸币

天德通宝

珍泉

分类: 先秦五代十国
 闽王天德遗珍泉  实物实证不虚妄   
五代十国珍泉《天德通宝光背》铜钱赏议
五代十国珍泉《天德通宝光背》铜钱赏议
      载,闽王王延政天德二年(公元944年)铸年号钱“天德通宝”和“天德重宝背殷”。两钱皆为五代十国珍泉。其中,“铸天德通宝大铁口欣土敏钱。一当百”,初铸当百铜钱,后又铸铅、铁钱。有谱录入铜钱和铁钱。无论材质钱,其径皆34毫米余。

 愚之博,曾展赏过天德重宝背殷银钱一品。察帐中还有天德通宝大钱仍在静静候展,故,今日特将其中一枚遣出,拍照上博鉴赏一番。

 展目此钱,上佳品相,完美无缺,乃东北罐装窖藏之物。可见其薄锈浓浆,凝重而自然,贴实而不虚。其青铜质地,铜色老熟。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锈无虚。

 观其铸体,规整有范。直径34.1毫米,重13克,径重适中。其铸相方正圆矩,平整地章,字廓深浅适当,穿轮干净规矩,钱文清晰可辨。如此,其品相显示,乃时官炉出品,铸无邪。

 品味钱文,书意端庄。此钱以五代十国时期铸币常用之隶书书体书就。书意端正,隶书较为规范,“德”字右中间缺横而形扁,乃为其典型特征。整体品之,书意韵在神显,书无异。

 显而易见,由此品的整体貌相察之,可见其品铸制讲究,具备早期开炉初铸钱之品质。由于以铜开铸,后被铁钱取代行用,因此,天德通宝铜钱,史铸量便有限,及至千余年来,遗存不丰,方得成其珍泉之名矣。至今,无论闽地还是全国其它地方,包括东北地区,其出仍十分稀少,其珍名仍保不变,实为自然而然矣。

有人若问,怎么闽钱今反倒出自东北而非闽地,是否因此而有疑?答曰,非也,自古以来,钱者,流通行用也。既流通,则其踪无定。故,偌大中国,其无论出自何地,皆有可能。无非,史来地方铸币,在主流用地域范围内,相对遗存较多而已。

东北地区,早在辽代之时,与中原及至南方诸地方政权交往不断。尤其是辽人视钱为图腾之物,故,一些南方钱币流入东北地区,反倒得以更甚于南方的善存,此,正是如今在东北地区发现之林林种种各代铸币之重要原因之一。那种脱离钱品实物本身,将实证主要证据之外的某些主观臆猜的所谓原因,当成主要论据,进而以臆据否实质的做法,实乃鉴泉过程中之最大虚伪矣!


五代十国珍泉《天德通宝光背》铜钱赏议

五代十国珍泉《天德通宝光背》铜钱赏议

五代十国珍泉《天德通宝光背》铜钱赏议

五代十国珍泉《天德通宝光背》铜钱赏议

五代十国珍泉《天德通宝光背》铜钱赏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