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辽珍《大同元宝光背折十》铜钱赏品

(2013-10-12 07:21:53)
标签:

文化

分类: 辽金西夏元
     泉流天地广,北珍南也出。早有南人著泉谱,今看北家论辽金。南争北论虽不同,时光自是试金石。大同小异,迟!
辽珍《大同元宝光背折十》大钱赏议
辽珍《大同元宝光背折十》铜钱赏品
     公元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颁行大同年号。尽管大同年号行不足半年,然其亦铸币宣权。期间共铸大同元宝、通宝两种宝文钱。长期以来,大同钱脱谱。近年随着大东北辽金钱币下山出林,大同钱始现,今发现的形制,为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均极为罕少,其皆乃辽钱上八品大珍之泉。
    就常理而言,尽管之前未见折十出现,然,不表示其时未曾铸此等形制大钱。前既然已有四等,第五等亦铸,乃情理之中。无非,待时日而见其现。
    事实上,泉藏之举,不时会有幸运奇遇,偶然之中蕴藏必然。在时光流转之中,猎泉天下之间,愚就曾幸运获藏一枚折十型厚重大同元宝钱。今日为祝贺国家发改委“辽金钱币价格鉴定技术课题研讨会”于内蒙赤峰市召开,特将其帐中点出,博发一赏,以示祝贺。此钱为亦今为止之首发,值得认真鉴赏一番。

首先,老生常谈,辩锈识浆。此钱并非出自东北,而恰恰相反,它出于南方罐装窖藏,其与一些辽金元明大钱在一起藏匿,数十枚大钱中,仅此一枚大同元宝钱。锈色可见,其绿锈莽苍,有厚有薄,锈质坚硬异常,与钱体结合十分紧实,刃刮已难。其未覆盖绿锈之处,露铜色质老旧,钱体泛红,青铜质地。整体察之,其老道之锈浆,分布自然,一派天成之相昭然。

其次,察识此钱铸体。此钱直径46毫米余,重量43克余,铸体厚重有加。进见其铸体,方正圆矩,地章平整,字廓深竣,穿轮干净。整体铸相颇优,可感其具太宗官炉出品之应有品貌

再者,复观钱文书意。此钱钱文乃隶书书体,书意规矩,笔划莽粗,舒展而大方。其中,右挑之“元”更具时代特征。其“大”字则更显辽韵。比对大同元通宝小平钱等,其书其意,与之乃一脉相承,并无明显之不同疑点。故此,根据这一书意,可确认其乃辽铸之大同钱。

辗转实物,一番辨识,无法找到此钱让人生疑之处,因此,其乃开门之物,当为实在矣。此钱的存在,说明了大同元宝钱实际也是五等皆铸。由于目前看不到另外的大同元宝折十大钱展示,故暂时还难以做出进一步的比较,包括其是仅有此版式还是有不同版式。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可以推断其当初铸制折十,也和其它形制一样,是少之又少,才会导致整个大同钱在今天如此之珍罕。

这里,由于此形制大钱并未出自北方,反出南地。愚根据先前所获其它朝代之钱来看,其乃旧时某了不起的藏家之物。由于种种原因,此钱被人由北地携南,恰又落入有心之人手上,后又悉数以草木灰保护入罐深藏,直至当代被人用探仪发现,方得见天再世。这也再次说明了,辽金钱币绝非北地才有,事实上在南地某些特定地域亦见有存,这包括极少数在北地也难看到的珍罕品种。这,也是泉流之律所决定的。

今遣此泉公开亮相。乃因其“大同”之意。进入本世纪以来,辽金钱币下山出林,无数过去未见未闻之品不断现世。对此,北方泉家,因近水楼台和对北方尤其是大东北坑口质色的熟悉,故而认识早并抢得先机,得到的认可面相对较大大。反之,南方泉家由于某些局限,加之近年河南造山东制等伪作猖獗,而对辽金钱大量出谱新品认识较浅,顾虑较大,不认或者不敢认者面大。从而导致了今天的辽金钱币南北之争。

这一南争北论的情势,其实并不奇怪,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长期习惯于某些甚至某种锈色包浆,长期习惯于照谱圈钱,自然会形成相应的地域文化观念和认识定势,这一地域文化观念和认识心理定势,反应在泉识上就是对本地域泉品锈色包浆的深入感知并由此产生认识上的文化排它性。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对于辽金钱币的南北之争,也是不可避免的,或者说是必然的。然而,历史的真实遗物,最终还是真实的,它本质上不以人的意志和认识差异而转移。故,随着时间的推移,南方对北地泉品的认识必然也要发生转化,同时也随着对当代伪作能力和特征认识的进一步准确,泉界对辽金钱币的认识最终还是要趋于统一。在这个过程中,南北泉家,皆我中华泉好,实乃一祖之后,我们理解和允许有一个认识争论过程,并经过这一过程的洗礼,逐步去深化认识,去求大同存小异。这是必然的最终结果,愚对此,是充满信心的!


辽珍《大同元宝光背折十》铜钱赏品

辽珍《大同元宝光背折十》铜钱赏品

辽珍《大同元宝光背折十》铜钱赏品

辽珍《大同元宝光背折十》铜钱赏品

辽珍《大同元宝光背折十》铜钱赏品

辽珍《大同元宝光背折十》铜钱赏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