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曾发过辽铸仿汉文“货泉五铢”和“常平两铢光背大钱”。近年来,在东北地区先后发现若干种辽代仿铸汉文钱,其品种多,铸相特别,辽风丹韵,令人拍案叫绝。
对于此,裴元博先生多有所考,也列出了一些他所见并确真的品种,如其近述:“已发现的汉文仿铸钱,有:太和五铢当十型钱,太元货泉小平、折二、折三型钱,永通万国超大型钱,开元通宝当十型钱。早期契丹文(北方俚俗汉字)钱,有:小泉直一超小型钱,大泉五十小型钱、折三型钱、当十型钱,大泉五铢当十型钱,货泉小型钱,大泉二千小型钱,常平两铢当十型钱,开元通宝小型钱等等。”
尽管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辽铸仿汉文钱仍有新的品种出现,其极少量的混杂于辽钱窖罐坑之中,并得以面世,不了解之藏家,竟多不认不敢要矣。
今日,续将帐中所藏的另一品辽铸仿汉文钱“两铢背鸡纹当五型”钱,特别点出,遣之上博,一展其独特之貌,以飨爱泉知泉之好矣。
亦今为止,愚眼见所至,此钱乃独特首见,其独特首见之处在于,一是,其仿铸的对象为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永光元年(公元465年)春二月所铸“两铢”钱;二是,其背另加铸一雄鸡纹饰;三是,刘子业铸“两铢”钱,其径仅为14或18毫米,而此钱之径则放大到了34.5毫米,类似当五之型,差距甚大。
在描述其独特差别后,我们进一步来辩锈识浆,以确定其老幼。清晰大图可鉴,此钱锈色乃薄锈青幽质貌,锈浆冉冉,自然天成,沧桑老道,史痕深厚,东北罐装窖藏品质昭然,开门见山不疑。
铸相察之,其青铜质地,铸体规整,方正圆矩,地章坦平,字廓清晰,文字古朴,纹饰深竣挺拔。铸相显示,其乃官炉之作难有疑问。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此钱铸制极其奇特。即,其虽然仿两铢钱,然只是在一面仿了“两铢”钱文,而形则采取类似处理,这种类似就是,钱缘廓类似;面穿廓类似。进一步分解,那就是,此钱穿廓仅是铸出方正的廓缘线条,中心穿口并非沿着穿廓内侧全部开出,而是在中间另开一小穿口。此,乃形神之似矣。
而为什么其穿廓和穿口要如此处理呢,直接沿着穿廓内侧开穿不就简单省料了吗?回答此问题不难,原因出在钱背纹饰上。
将此钱翻背,可见其背铸一雄鸡纹饰,其昂立鸡冠,蓬大尾翎,健壮躯干,精神十足,自然而然。中心穿口穿过其躯干,然并不破坏雄鸡之整体造型。言及于此,即可明白,为什么面穿廓要采取哪种形神制式,而不采用实际形制开穿之格式。因为,如果以其广穿制式直接开穿,则钱背也是广穿,其铸雄鸡之形,将严重不全,只能见到似是而非的小半只鸡造型。
通过以上可见,辽钱品种之浩荡,创意之丰富,铸制之奇特讲究,实教人叹为观止,不能不服矣!
而此钱为什么背铸雄鸡,其意在如何?是作为三声劲歌催人醒之信物,还是象征某种节气之祈福?愚见以为,一切皆有可能。不过,再三思之,根据辽钱中常出现十二生肖纹的现象,因此,此钱会不会是十二生肖纹套钱中的一枚呢?愚以为,此不失为靠谱之重要推断之一!若如此,其必然还有其它十一种生肖纹饰之钱。只是愚目前尚未得见而已。当然,如果是十二生肖纹饰套钱,那么,其面文是不是都是“两铢”,抑或有三铢、四铢、五铢也存可能矣。藉此,就让我们期待新的发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