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京川游侠
京川游侠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6,068
  • 关注人气:1,9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宋新珍《建炎元宝篆书折三》铜钱赏品

(2013-09-25 07:30:50)
标签:

南宋

建炎

元宝

珍稀

铜银互证

分类: 两宋
 建炎元宝铜折三  银铜双品证真珍
南宋新珍《建炎元宝篆书折三》铜钱赏品
南宋新珍《建炎元宝篆书折三》铜钱赏品
     炎元宝,乃南宋高宗赵构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年)铸币。建炎年间分别铸有建炎元宝、通宝和重宝共三种宝文钱币。其中,建炎元宝钱形制小平,且铸量最小,遗存发现最少,其不仅背泉界视为南宋珍泉之一,更是获授老中国古泉五十名珍之爵。

而建炎元宝钱,除了小平形制以外,究竟还有没有更大形制的之品?去年七月九日,本博曾展示一品“建炎元宝折三型银钱”,并就有关其真实性问题发表了简要论述。因此,今日在这里便不再多说,请有兴趣者前去参阅该文,品鉴该枚银钱南宋罕品《建炎元宝折三》银钱赏考)。

在愚获藏银钱之后,方又猎获“建炎元宝篆书折三型铜钱”一品,经仔细比对,发现,其与先前展示的银钱,乃属于一母同胞,从而形成互证之链,进一步证明其实矣。

清晰大图可鉴,这枚折三型建炎元宝篆书铜铜钱,乃为东北罐装窖藏出品。其锈色莽苍,淡绿浅蓝,锈色正点,分布自然,锈成皮壳,紧实无虚。缘廓薄锈之下,可见老旧铜色,熟之又熟,自然天成之相昭然,实实在在矣。

铸体一览,方正圆矩,坦平地章,穿轮干净,字廓深竣,一派规整铸相。其径32毫米,重9.03克,是为折三无疑。同时,该尺寸与前展银钱一致,唯重量轻于银钱,互证也是实在矣。

钱文品鉴。其钱文乃为篆书之体,书写端庄,书韵隽美,乃建炎元宝篆书小钱之一脉相承,神韵盎然。该钱文书意并与银钱呈现高度相似,是为一母同胞,仅材质不同而已。

显而易见,由铜钱之开门特征并结合银钱相互予以佐证,可以确认建炎年间,其官炉确实铸制过折三型钱。只不过,根据其长期未出,今亦甚罕见,并结合其规整铸貌特征来看,其折三型钱,当为试铸样钱之性质矣。

    言及于此,顺便针对一种谬论再说上几句。曾见某一匿名者,在别人博客帖子上跟帖对本人指名道姓说,大意是,出来这么些过去未见未闻的宋钱,尤其是南宋新品,他作为南宋所在地域的人,竟然从未见到过,所以,这些新出宋钱就是假的。其实,说这种话是遭人笑话的,不值一驳的。简而言之,其不了解历史之故。不知元军攻克临安,大军横扫南宋疆土,所到之处大量劫掠南宋财宝,尤其是官财官库,然后悉数北运。这和金军攻克北宋东京后,灭北宋的做法是一个样的,此其一;其二,由于历史的很多特定原因,有的是根本无法知道的原因,出产于本地域的东西,在后世却在另外地域出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这就好比今天很多在国内未见未闻的(包括品种、器形等)中国文物,却出现在国外一样,你能说,我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居然没见过听过,所以国外那些东西都是假的吗?诸如此类,我想,不必再多说了吧。相不相信咱们展示的这些东西是真实的,那是各人的权利,每个人的收藏知识、阅历、经历、心态、方法等等都不一样,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求得完全统一。但是,你在发表否定言论的时候,是不是心态平和,是不是敢于具名,是不是敢于面对藏品所有者本人,有羡慕嫉妒而没有恨心恨意,再说点儿靠谱的理由出来,那才叫有价值有意义,就是了不起的,值得尊敬的,你说是不是这样子的呢?
    正是,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南宋新珍《建炎元宝篆书折三》铜钱赏品

南宋新珍《建炎元宝篆书折三》铜钱赏品

南宋新珍《建炎元宝篆书折三》铜钱赏品

南宋新珍《建炎元宝篆书折三》铜钱赏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