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938530561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珍普混坑可力证——开一个宋钱小平生坑混连筒子
(2013-08-10 07:24:30)
标签:
筒子钱
大开
品种
珍泉珍版
力证
分类:
两宋
珍普混坑可力证
试看天下谁能否
开一个宋代小平生坑混连筒子
手
上这个出土生坑小平筒子钱,愚猎获已经有些时候了。之前一直没舍得开,原因在于,其能看到的一面钱文是北宋珍泉“建国通宝”篆书小平钱,感觉此筒子可能不简单。今周末,小有闲暇时间,特于帐中点出,开一个试试看,其究竟是些什么品种。
这个筒子一共是十一枚钱粘连在一起,看上去,虽都是小平形制,然,大小厚薄有一些差别,未开即可以肯定其除了建国通宝钱以外,非止一个品种。故,十分令人遐想。
此筒子,莽莽绿锈,自然天成,可感悠远岁月
。其粘合极为牢固,因钱体小,不太好握住,用刀刃一枚枚地开,还要防止刀刃割伤手指,故颇稍费了点劲。从其结合状态和锈色来看,此筒子乃一眼开门,锈真钱实,非伪之所能,甚为可靠矣。
一枚开出,逐渐崭露内容,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此筒子里边究竟有些什么品种。
筒子之面,乃为北宋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年间所铸之“建国通宝”篆书钱。
以下为全部开出后,共得十一枚,结果令人振奋:
首枚开出,乃“建国通宝”小平篆书钱,此钱泉谱有载,北宋著名珍泉:
第二枚开出,乃“宋元通宝广穿大样铁范铜”钱,其直径比一般小平钱略大,并厚实,是此筒子诸品中,径重最大者。其遗存较为稀薄难得,泉谱有载。
第三枚开出,不免让人眼睛一亮,颇为惊叹之。何故?曰:此非宋钱,而是被视为极其珍稀的高丽“海东元宝”钱。此钱为
高丽王朝肃宗王颙二年(公元
1097
年,宋哲宗绍圣四年)所铸。与北宋一个时代,发现极少,甚至早前有孤品一说。
第四枚开出,此乃
南宋宁宗
赵扩
开禧年间(公元
1205—
1207
年)所铸之“开禧通宝光背小平”钱。此钱入谱载,定级不高,较为普通。然,仔细看来,其与谱载光背小平并非一个版式。此钱之“禧”字体偏小,是为明显的“小禧”。此暂不细考,然可能是新发现之罕见版式。
第五枚开出,此乃南宋
光宗
赵惇
绍熙
元年(公元
1190
年)所铸之“绍熙通宝背春二”。此钱,主铸材质铁,谱载仅录入其铁钱。观开出这枚钱之字廓较为深竣,铸体规整,青铜质地,故应该是甚为罕见的铁范铜钱。
第六枚开出,穿右字虽然锈蚀较重,浓锈覆盖,然细辩辨来,则可认其乃“佑”字。故其是北宋
哲宗赵煦
元祐
年间(公元
1086
—
1093
年)所铸之“元祐通宝行书光背小平”钱。由于锈蚀很重,版式识别暂较难。根据谱载来看,此钱属于较普通的宋钱。
第七枚开出,一眼可辨,其乃北宋徽宗赵佶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所铸之宣和元宝篆书小平钱。进一步识别版式,其乃宣和元宝篆书小平钱中的珍稀版式“阔元”版是也!
第八枚开出,其乃北宋徽宗赵佶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年)所铸之稀罕泉品“崇宁元宝光背楷书小平”钱。此钱,华谱录入银钱一品,定一级。未见载入铜钱,然铜钱近年已见有出,其仍属于难得一见的崇宁珍品。
第九、十、十一枚开出,结果令人惊叹,三枚均乃泉界公认之北宋名珍“靖康元宝隶书光背小平”铜钱。为宋钦宗赵恒靖康
年间(公元
1126—1127
年)所铸造。一下子开出三枚,几乎令人不敢相信,然,铁的事实在此,不信也得信矣!
上述十一枚钱,开出后无论锈色还是铸相,钱文书意等,均无可疑之处,开门之品。十一枚钱中,除元祐通宝钱属于普通钱品以外,其要么是珍泉,要么是珍版。可谓十分难得,十分幸运矣。这种多枚珍泉珍版的混连筒子,其或许是属于早时之藏家所有,后入土而成。
通过这个筒子的打开,所发现的这些珍稀泉品,再一次论证了古泉无论珍普,乃是逐渐被发现的这一铁打规律。所有对某泉某种之存世量和品种版式的前人断说,仅仅是前人或者某人阶段性所见、所知、所识的一种阶段性结果。因此,其可做参考,然绝不能将前人或者某人的这种断识,拿来作为古泉鉴赏之佩剑,从而去包打天下,去做真伪鉴定之利器矣!
如果一个泉好,是真的好泉,那么,他就应该具有这种最起码的辩证思维,掌握古泉这一特殊文物存世量科学判断之应有方法论。如果抱着食古不化、嫉妒恨、自以为是、以己度人、机械唯物,等等观念和心态去玩泉,结果永远都只能是一个伪玩家、伪鉴赏者,上天绝不会眷顾尔等,幸运也永远不会光临其身!当然,他也就永远不会有好的收获,一辈子都只能困于嫉妒哀恨之中矣!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清《太平天国背圣宝楷书当五十》铜钱展赏
后一篇:
罕见明帝瓷《大明弘治年制浇黄釉云龙纹大盘》珍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