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0年至正二十年,起义将领程友琼于杀头领徐寿辉后,自己于湖北武昌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铸“大义通宝”钱宣示政权确立。大义通宝钱依天启(徐寿辉所铸天启钱)、天定钱制,共分为小平、折二、折三,三种形制。
大义通宝钱,有一定遗存量,其不普通,但也非珍稀。其三种形制谱载均有录入。基于此,愚收藏的这枚大义通宝钱,就显得有些独特了。而之所以言独特,乃在于此钱的形制,其直径29.5毫米,重约9.6克。比对大义通宝之折二型钱径,其明显大于折二,再比对折三,则又明显小于折三。故,可以肯定本品是介于折二和折三之间的脱谱新形制。
根据通常的认识判断方式,本品这个直径,其实不难认定,即,它应是一枚折二大样。而历来古泉中,流用钱标准形制外的直径,通常称“大样”或“小样”,这种情况太多,故,无需去细述,稍有泉识者,当十分的明白。
本品,因为其直径未到30毫米,故愚以折二大样,而非折三小样断之。这一形制由于其未见诸谱有载,故在不怀疑其有可能铸过折二大样的前提下,只需要对实品诸项特征进行辨识,若能过关,则为真实可信,并不需要去顾忌诸谱未载这个因素矣。
辩锈识浆。质色可鉴,此钱出于东北罐装窖藏。薄锈,然其锈皮成壳,如山峦叠嶂,凝重而自然。青铜质地,铜色泛红而老旧。
度体品文。本品铸体规整有加,方正圆矩,坦平地章,干净穿口,细修轮边,字廓虽然不甚高凸,然,字廓线条清晰。背穿廓虽有铸残,但彰显自然。铸体显示其乃官炉正作,毫无疑问。钱文书意上,大义通宝四字,楷书书就,布局协调,端庄而略具徽庙遗风。比对可见,其与三等标称流用钱书意乃为一致。
综上所述,本品无论锈色、铜色,还是铸体书意,均显示此钱不虚,更非伪作私铸。确是一枚大开门之品矣,其又为大义通宝钱添一新种,难能可贵。由此,也表明了当时的大义官炉在铸三等标称钱的同时,也曾铸过折二大样。其之所以到近年才发现,不过是因为这种大样之钱,乃试铸之品,铸量微驳,遗存稀少而已。同时,其之出于今东北地区,亦不奇怪,钱者,流用矣,体小便携,其流走四方,并于某一地匿入罐装地下,皆乃正常,绝非那个地方出的钱,就只能是那个地方所出才可信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