祺祥是公元1861年清咸丰皇帝临死前托孤,以萧顺為首的顾命八大臣為小皇帝載淳(同治皇帝)建元之年号。后因辛酉政变,祺祥年号仅使用了六十余天即弃而改年号“同治”。
尽管祺祥年号使用时间极短,然,其毕竟是皇帝年号,而年号既定,也要铸钱宣示天下。不管其是六十天内快速试铸出来,还是完成于随后的同治年。也不管两宫太后是否喜欢,祺祥是实实在在的戴淳皇帝合法年号,无法抹去。
正是因为这段特殊的历史政治背景,清代祺祥钱,在宝泉局、宝源局以及几个地方钱局快速试铸后,即在未正式发行广为流用的情况下停铸,由此导致祺祥钱成为清代诸多年号钱中的珍稀品种,其铸量少,钱名吉,天下泉好喜之,收藏价值颇高。
祺祥钱,共铸有通宝和重宝两种宝文钱。其中,通宝为小平形制,重宝则为清钱的当十形制。而重宝钱主要为户部和工部泉源二局所铸。入谱品种,可见背当十之重宝钱几品。然,却未见合背祺祥重宝钱入谱。
是故,今日特将本人帐中珍藏的一品祺祥重宝合背钱,遣出上博,展赏一番。清晰图鉴,通过包浆锈色可感其乃为水捞品,但入水时间不太长,其锈色包浆纯熟自然,黄铜质地,材质精良,黄亮的铜色下呈现出一种鲜明的熟旧质感,可断其开门无疑。
而其通过其铸体察之,可见铸制精整,方正圆矩,地章平整。其穿口干净,轮边修倒,可见钱体修磨痕迹以及圆润光滑。铸相昭示,此钱乃地道官炉之作难以置疑。
而从钱文特征来看,其书意为楷中见隶意,乃为祺祥重宝钱之独有书意。其书布局规范,字体端庄,风格上品之,应为宝泉局所铸。其中,两面钱文方向为一正一倒,此种合背形式于清钱之中常见。
检索可知,祺祥重宝合背钱鲜有网展,曾见某古泉网展展示一品红铜质地,轮边未修,似两面钱文同向,其真与否此不做评论。总而言之,此合背钱,是为祺祥重宝钱中更加少见的版式,是为难得之上佳泉藏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