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罕见的西夏《剔黑双耳铭文卧式大扁壶》珍赏

(2013-04-14 07:23:56)
标签:

西夏

瓷器

扁壶

铭文

稀少

分类: 瓷器
 西夏瓷器粗旷美  铭文大壶稀难觅
罕见的西夏《剔黑双耳铭文卧式大扁壶》珍赏
罕见的西夏《剔黑双耳铭文卧式大扁壶》珍赏
     西(公元1038—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政权。西夏王国作为地方割剧政权与中原宋朝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联系,西夏文化就是在吸收借鉴汉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族文化。
    西夏瓷器作为西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中原磁州窑系影响,并结合本民族的文化习俗创建发展出粗犷质朴,极具党项民族特色的瓷器。近些年在内蒙、甘肃、青海等地都出土有西夏瓷器。这些瓷器与灵武窑早期瓷器相一致,说明西北边疆地区自古以来与中原息息相关,也证实历史上西北地区曾有发达的制瓷业,其中心很可能就在古灵州一带。从各地出土的西夏瓷器看,民族特征鲜明、纹饰简洁、装饰手法粗犷。最具特色的扁壶、四系瓶、高足碗、帐钩以及剔刻釉装饰艺术,突出表现出党项民族纯真质朴的民族性格,同时更加丰富了陶瓷器形及装饰内容。因此西夏瓷与较之稍早的辽瓷一样,在中国陶瓷百花园中占有一席之地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在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陆续发现了多处西夏瓷窑址和遗址,出土了大量的西夏瓷器。然而,多数为博物馆收入馆藏,民间收藏不多。由于西夏的特定地理位置,其瓷器出土和流传范围相对较窄,加之属于高古瓷以及与东部地区人群的审美兴趣有关,等等原因。国内很多瓷器收藏者,对西夏瓷器了解不多,收藏不多,鲜见展示。

 因此,今日特别把所藏的其中一件西夏瓷器,拍照上博展赏,以飨有众友。

 赏此器,可见其器形为西夏典型器形之一,扁壶中的一种,即卧式扁壶,换言之,其胎底为壶身的另一面,为平躺放置之壶。其器体沉重,圆壶身直径约32厘米,重约3.4公斤。面为黑釉,即剔黑,为西夏瓷器装饰的典型手法之一。

 关于剔黑,即是在挂白色化妆土的胎上施黑釉,然后刻花,再剔去花以外的黑釉,露出化妆土,再施透明釉烧成。剔黑花纹与地反差强烈,鲜明亮丽,给人以疏朗之美。受磁州窑装饰艺术的影响西夏灵武窑装饰主要以黑釉剔花为主,且黑釉剔花多与开光结合并用,即在黑釉上刻划出开光及花纹,然后将开光内花纹以外的地剔掉,由于露出胎之面积较大,胎釉间的反差对比强烈,此种装饰,朴实无华突显花纹别具风格。

察其釉面胎底,老气横秋,千年历史沧桑之感十分鲜明,开门真器无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器乃为有款识,在在躺卧壶身得到上面,正中有两字,观其形当为西夏文,愚目前尚不能识得。而这两个西夏文字,愚见以为或是一种款识。而有款识之字的西夏瓷器,以愚眼界之及,非常罕见。不论何字何意,此两字便使此器之研究与收藏价值皆大获提升矣。

 正如西夏钱币不乏珍品,在泉藏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一样,西夏瓷器同样如此,作为与宋辽同时期的西夏瓷器,其别具一格的器形、纹饰、工艺、风格都是值得拥有的。

当然,有些藏家甚至所谓专家,有见将西夏瓷器当成宋瓷,尤其是磁州窑的。这显然是错误的。余不多言,就此打住,欣赏图片矣。


罕见的西夏《剔黑双耳铭文卧式大扁壶》珍赏

罕见的西夏《剔黑双耳铭文卧式大扁壶》珍赏

罕见的西夏《剔黑双耳铭文卧式大扁壶》珍赏

罕见的西夏《剔黑双耳铭文卧式大扁壶》珍赏

罕见的西夏《剔黑双耳铭文卧式大扁壶》珍赏

罕见的西夏《剔黑双耳铭文卧式大扁壶》珍赏

罕见的西夏《剔黑双耳铭文卧式大扁壶》珍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