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铸币非止小
大钱渐显谱已旧
西夏《天盛元宝光背折十》大钱珍赏
天盛元宝,为西夏仁宗李仁孝天盛年间(公元1149—1170年)所铸之币。钱文汉书,之前诸谱所载形制皆小平。史载曰,西夏天盛年间为西夏经济、文化鼎盛时期。受此影响,在西夏诸钱中,天盛元宝被称铸量最丰、制作最工、文字最秀的西夏钱币。
从今遗存的天盛元宝小平钱诸式中,我们确可见其钱,书意端美,钱体精好,并有一定存量。其与其它西夏钱相比,虽然非珍稀或者较珍稀钱币,然却也是可圈可点的品种。
上面提到,诸谱仅载天盛元宝钱,为小平形制。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天盛元宝钱,真的就只有小平形制呢?回答是没有不可能,只有没想到。随着近年各种过去未见未闻的,又经得起诸般审视挑剔的品种和形制钱,逐渐有所出土。天盛元宝钱小平以外形制的大钱,也终得见天日,其不仅让人惊叹,而且也颠覆了泉界长期以来的固有认识,当然,也强烈冲击了守旧者和食古不化者的神经,信者有,不信者,否定者亦存,不一而足。
伴随着东北地区这座由特殊历史进程打造的宝库,在近年来被民众的“芝麻开门”所打开,我们在这座巨大的宝库中,逐渐见到了让人惊叹,有时甚至是窒息的景象,仅仅是在古钱这个方面,还不论瓷器乃至其它诸多品种,我们不仅见到过去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辽金钱币,也见到同样如此的其它年代和朝代的各种古钱新品种。
这其中,便包括了“天盛元宝光背折十”大钱。愚有幸之,亦获藏了这么一品大钱。今虽非首发,然,亦值得在本博亮相,对其赏析一二,以实物实证,而信其有矣。
一看其锈色包浆。已有经验者,可一目了然,其乃东北罐装窖藏所出之品貌。其锈斑驳,冉冉紧缚钱体,虽然薄锈,然,锈质纯真,自然天成之相明显,所露铜色,青铜质地,质润熟旧,自然开门,昆仑可见矣。
二观铸体。可见此钱,铸制精整,边圆廓正,方圆有矩,地章坦平,字廓深竣挺拔,钱文笔划清晰,可谓精铸精修,官炉之品质彰显。
三品钱文,“天盛元宝”四字,旋读,楷书字体,书意端美俊朗,布局协调。其笔划纤细,笔意略具徽庙遗风,颇见功力。与小平钱之书,可谓一脉相承,神韵依旧矣。
从以上描述和钱品本身来看,此钱之形制为大钱之式,过去不见,今亦罕少,其不大可能为行用之品,故,断其为试铸样钱形制,当于情理之中矣。
此天盛大钱一出,与其它近年所出之西夏大钱一道,再次证明了西夏铸钱乃无论文种,大小形制皆有,其中可能是小平行用,而大钱、银钱乃试铸品或赏赐品且不投入流通。如此一来,通过诸西夏大钱实物(小平以上),便可彻底改写中国泉谱长期仅载西夏钱小平形制之状况,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西夏铸币,尽管这一重新认识过程不会一帆风顺,然,历史终归是历史,其可不认一时,然不可否认永世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