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德泉珍殷字宝 更罕脱殷真假辨
五代十国罕见《天德重宝楷书光背》铜钱赏析
五代十国时期南闽政权铸有“天德通宝”和“天德重宝背殷”钱。据谱载,“天德重宝背殷”钱分铜铁两种,其中铜钱有大样和小样之分,钱文亦有隶书和楷书之别。有“宝”字“足”部作隶笔,泉界称之为隶宝。关于天德重宝背殷钱,长期以来称极其罕见之钱,故其曾被授予老中国古泉五十名珍之一。
关于天德重宝背殷钱,之前有展,银铜皆现,早已非世仅二品,此不再多表。今日,特将一枚特殊的天德重宝钱,帐中遣出,上博赏析一番。
何谓特殊?特殊者,乃本品天德重宝,其背未铸“殷”字,是一品光背无文之钱。有鉴于此,得针对实物之相,有所分析研判,看其虚实,方才有所定论矣。
鉴赏古泉,首当其冲,乃为辩锈识浆。展目本品,可见锈色凝重,绿蓝黑红,诸般锈色间染其体,其锈刃试。皮壳坚硬,紧缚其身,冉冉锈浆,分布自然,一派天成而非人为生成之相矣。
显而易见,辩锈识浆,生坑品相,难以疑问,其沧桑之貌,龙钟之相,已昭然开门矣。
续察铸体,可见此钱直径32.5毫米,却重达18克余,铸体尤厚。边圆廓正,字廓深竣,地章平整。铸体看,其正背缘边较阔,背穿廓较为肥厚,整个铸体彰显遒风。其穿修基本干净,留有未曾精修之残留余铜,一言以蔽之,其铸体具五代十国铸币之风格。
再品钱文,“天德重宝”四字,整体书意彰显遒劲,楷书风格,“重”字为“收脚重”(即“重”字下部收窄),与“天德重宝”两式钱之一的版式相同,其“寳”字,可见最后两撇点,乃楷书结构。因此,其书意具天德重宝楷书钱之典型神韵,字体遒劲,布局协调,书意无邪,当为置信矣。
综上所述,本品天德重宝楷书光背钱,乃其时之官炉出品,难以挑剔。所存在之问题,乃为其背未铸“殷”字,且诸谱未载,亦难检索见有公展。此点,若从古泉发现之律来看,则疑之不立。究其原因,乃在于古代铸钱,其式纷繁,各式铸量又有多有少,每式遗存量更无人可以知晓。因此,历史铸有光背钱或也可称错版钱,并非不存在可能性。无非在于面对如此特殊之品,上手研判,若能过关,五将全斩,即可反证史实,珍品显现。
是故,愚见以为,本品天德重宝楷书光背钱,应为史铸。其背脱“殷”,具有两种可能,一是,当时有少量光背钱铸行,千余年来,量少存罕,长期不现;二是,其为制模之时,背模用成了光背钱模,造成“殷”字失落;三是,本有“殷”字,制模后再将“殷”字铲去压平,成为光背,或样或偶作。不管怎样,本品经前面诸般辨识难以生疑的情况下,其结果可以揣测,皆无伤大雅,钱之实在,则足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