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后金)《天命通宝(天启版)小平雕母》赏析

(2013-01-15 07:21:53)
标签:

关于此

手感

个体

雕母

分类: 雕母与母钱

  雕母一品刻艺别  仔细辨识雕痕在

清《天命通宝(天启版)小平雕母》赏析

清(后金)《天命通宝(天启版)小平雕母》赏析

     命通宝钱,乃后金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年间(公元1616—1626年)所铸造。有满文和汉文两种基本钱文,主铸形制有小平和折十大钱。在天命钱系列中,入谱载有一特别汉文版式,曰“天启版”,即因其钱文书意仿明代天启钱而得名。

    汉文“天启版”天命通宝钱,华谱有载曰,“异范,世仅二品”(笔者注:臆估之数矣),又载另一品曰“陈达农藏”。定级较高,乃属清早期钱中较珍贵品种之一。

    而帐下有藏一品特别的“天启版”天命通宝钱,今日便将其遣上博来,品赏并结合分析,以期明了此钱之性质矣。

    此泉收藏已有点儿时间,当初获藏时,未做锈垢清理。今为进一步明察此泉之属性,对其泉身做了手工锈垢清理,故得此貌相,此需首先说明之。

    首先,辩其锈色包浆。品相一展,便知其未曾入地下坑罐所藏。其乃传世,但未曾把玩,仅入钱罐而长期秘藏。其黄铜质地,铜色熟旧,表面已经形成包浆,且有锈裹。此包浆紧实与钱体结合,乃自然天成之状,实非人工可为,故此包浆和铜色皆可谓开门无疑矣。

    需要在此进一步说明的是,其上之锈垢,乃蜡、锈、尘垢,三种混合,且已然结痂,用针清理笔划间之蜡锈垢,需用力方能除之。此表明,本品乃早期藏家刻意保护之物。我在前面的雕母博文中曾提到,旧时尤其是清代或民国藏家对品相很好的雕母、母钱、样钱等,为防止其锈蚀,采用“朱砂”或者“石蜡、蜜蜡”涂抹钱体,可极大增强金属钱体抵御锈蚀的能力。而本品,正是如此,为此,我保留了穿口中留下的部分“石蜡”,以做证明,后面有照片,可阅之。

    其次,可见此钱字廓异常深竣挺拔,与一般铸品不可相提并论。其身躯板材,可见无一铸造砂眼,乃上等铜料精铸而成之原始板材,此其一;其二,字口笔划,呈显著之“面窄地宽”之“梯形”状,而有“口”形笔划之处,又是“上宽下窄”之“漏斗状”;其三,可见文字与地章结合部,即“字根”处,以及内缘廓与地章结合部,即“缘根”处,有明显的较规则下凹“沟堑”,此乃刀走清根之痕迹;此三者结合,其手工制作之貌相,便充分展现出来了。

    第三,钱文书意辨识。展目此钱,钱文楷书,布局协调,结构规范,整体彰显端庄隽美,力道十足。其书正是明代天启钱之风骨,尤以“天”字为显。是故,就此钱文书意,怎可将其划作伪制?结合老旧包浆、板材质量、雕痕未化尽之相,诸般特征,此品,是为雕母矣!

     第四,从本品之直径、厚度来看,其皆比小平铸体要大要厚不少。此亦符合更多特征条件矣,此不细述了。

    此外,还需要特别提及的是。有人观此钱,可能会根据其笔划起收两端提出疑问。这一疑问在于,笔划起与收之两端,与很多雕母不同,非为刀斩之状,而是成“倒圆”之态。关于此点,疑问之提出,是为自然。不错,此笔划起收两端,皆呈“倒圆”,似不像手雕。然而,此也不能成为否定其雕的要点。原因在于,笔划初雕成型后,可以将起收两端乃至转角处做“倒圆”处理,这一工艺,我以前雕母辨析文章中提到过,乃举为防止笔划因锐角划手直至磕碰损坏,此其一;其二,如果此雕母为翻铸母钱之用,而非纯粹呈恭雕样,那么,其锐角“倒圆”,就非常必要了,为什么?此盖因为这样有助于雕母在用于翻铸母钱模时,取出的时候时不至于因较尖锐之锐角在向上拔出雕母时其锐角损伤砂型矣!此点,对铸造制模工艺有所了解者,自然明白,此便不多言了。

    最后,需要再说一点的是,历代雕母,虽有刻铜之基本章法,然各钱工和各时代之具体雕刻手法必存在差异。这就像清代铸大钱,其穿口内侧两面一般均有明显斜拔,而清代之前铸大钱穿口乃至缘边并无明显斜拔一样,各个时代有这个时代铸钱之工艺特征,有的也是发展后的工艺特征。同时,雕母之用途也有呈恭雕祖样和翻铸母钱之雕母之别。因而,面对各时代之雕母,我们只能根据其个体之诸般特征,尤其是根据最基本的必备要素(如梯形、漏斗形等),就事论事,而万不可以用某一种,或者某个时代之几种雕母,去通判天下和历史之雕母祖钱。今人多见清顺治后的雕母,尤其是多见清嘉庆年后之雕母,有人即以其见,作为标准器,去通判自宋代以来发现之雕母特征,其错谬必然矣。


清(后金)《天命通宝(天启版)小平雕母》赏析

清(后金)《天命通宝(天启版)小平雕母》赏析

清(后金)《天命通宝(天启版)小平雕母》赏析

清(后金)《天命通宝(天启版)小平雕母》赏析

清(后金)《天命通宝(天启版)小平雕母》赏析

清(后金)《天命通宝(天启版)小平雕母》赏析

清(后金)《天命通宝(天启版)小平雕母》赏析

    下面这张图,我特意留下了穿口内尚存之石蜡,并可见明显涂抹状,结合手工清理钱体锈垢的视觉手感等体会,此乃早期藏家为保护钱体,增强其抗锈能力“防锈涂的蜡”!


清(后金)《天命通宝(天启版)小平雕母》赏析

清(后金)《天命通宝(天启版)小平雕母》赏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